三位古代神童:7岁怼穿经典,几句话玩转机智,藏着最绝的破局思维
古代从不缺“小脑袋装大智慧”的神童——7岁高定一句话戳穿《尚书》的逻辑漏洞,贾嘉隐朝堂上用文字游戏怼翻大臣,王雱几岁就靠“循环话术”化解难题,个个凭超凡思维力,让成年人哑口无言。
高定:7岁“硬核思辨家”,一句话问住老爸,终结千年争议
高定7岁时读《尚书》,读到《汤誓》篇(讲商汤讨伐夏桀),突然问老爸高郢:“臣子怎么能去攻打君主呢?”老爸随口答道:“这是顺应天意、符合民心啊!”
高定立刻反驳:“那书里说‘服从命令的在祖庙受赏,不服从的在神社被杀’,这明明是威胁恐吓,哪是什么顺应民心?”老爸被问得哑口无言,半天说不出话。
冯梦龙点评:伯夷、叔齐为“臣伐君是否合理”争论了上千年,没想到被7岁的高定一句话点透核心。比起后面贾嘉隐、王雱的文字技巧,高定的质疑直击本质,可不是靠耍嘴皮子,格局完全不同!
贾嘉隐:朝堂“文字鬼才”,怼大臣不按常理出牌
贾嘉隐7岁时因是神童被皇帝召见。当时长孙无忌和徐积两位大臣在朝堂上聊天,徐积故意逗他:“我靠着的是什么树?”贾嘉隐说:“松树。”徐积笑了:“这明明是槐树,你咋说是松?”
贾嘉隐立刻怼回去:“把您(徐积)的‘积’字配上个‘木’字旁,不就是‘松’吗?”长孙无忌见状也照着问他,贾嘉隐答:“槐树。”长孙无忌调侃:“你咋不继续狡辩了?”他回:“您的‘忌’字,左边是‘己’(通‘鬼’),右边加‘木’就是‘槐’,还用得着狡辩?”
王雱:“循环话术大师”,用一句话化解难题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几岁时,有客人送了一只獐和一只鹿,装在同一个笼子里,客人故意问王雱:“哪只是鹿,哪只是獐?”王雱其实根本分不清,他盯着笼子看了会儿,淡定说:“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客人顿时觉得他太机智了,连连称奇。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神童破局,关键在“跳出惯性+精准切入”
三位神童能轻松化解难题、怼服成年人,核心逻辑藏着两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