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595章 术智之三《权奇》32 杜畿

第595章 术智之三《权奇》32 杜畿(2 / 2)

他不与卫固硬碰,反而主动“放权”:让卫固掌职权、范先统兵权,还顺着他们的意愿“改征兵为募兵”“放将士回家”。这些操作看似“顺从”,实则让卫固放松警惕,同时为后续“分化其势力”创造了条件——毕竟对手没把他当威胁,才会听他的建议。

3.借“民心与时机”破局:先散敌众,再聚己势,等待外援收尾

他两步走拆解叛军:第一步用“分兵回家”让卫固的势力分散,失去快速集结的能力;第二步趁叛军调兵未齐,主动联络支持自己的百姓,快速聚兵据守。最后等朝廷大军赶到,轻松解决残余叛军,既避免了残杀百姓,又高效平定了叛乱。

二、核心启示:遇“复杂割据\/民心混杂”困境,别硬打,用“柔策分化+借势破局”

杜畿的智慧,对基层治理、团队矛盾化解、复杂危机应对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应对“基层割据式矛盾”:先“融入”再“拆解”,避免激化冲突

若遇到基层有人拉帮结派、对抗管理(如部门小团体抵制新政策、社区有人煽动居民对抗物业),别直接强硬打压。可像杜畿那样,先“示弱融入”——表面认可对方的合理诉求(如肯定小团体的部分工作、倾听居民的意见),获取信任后,再用“分阶段推进”“分批沟通”的方式拆解其势力(如让小团体成员分头负责不同任务、让居民代表轮流参与协商),慢慢化解对立。

- 管理“民心混杂的团队”:抓“核心矛盾”,团结多数人孤立少数

若团队中有人煽动不满、制造混乱(如个别员工造谣诋毁管理、挑唆同事消极怠工),别急于处理挑事者。可先明确“多数人想好好工作”的核心,通过“保障正常福利”“公开工作进展”稳定多数人的心;再用“分配具体任务”“鼓励正向贡献”的方式,让挑事者失去煽动的基础——就像杜畿团结百姓、分散叛军,多数人站在你这边,少数挑事者自然成不了气候。

- 复杂危机中“以柔代刚”:用“低对抗策略”降低成本,等待时机

面对代价大、难硬刚的危机(如公司资金链紧张被供应商逼债、个人被多人误解围攻),别硬扛。可采用“柔策”:对供应商承诺“分期还款+额外合作补偿”,缓解逼债压力;对误解自己的人“不辩解、只做实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像杜畿那样,不追求“速胜”,而是用低对抗方式争取时间和空间,等局势变化再彻底解决问题。

简单说就是:“遇到不是‘非黑即白’的复杂困境,硬打硬压只会激化矛盾、增加代价。不如先示弱融入,再拆解对手的核心势力,团结多数人孤立少数,最后借势收尾,既解决问题,又减少损失。”

【原文】杜畿

高干举并州反,前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掾卫固、范先以请邑为名,实与干通谋。曹操拜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以兵绝陕津,畿不得渡。或谓宜须大兵,畿曰:“河东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讨之不胜,为难未已;讨之而胜,是残一郡之民也。边批:谁省念及此!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边批:贼已在掌中。必伪受吾,得居郡一月,以计縻之,足矣!”遂诡道从郖津渡。范先欲杀畿,固曰:“杀之何益?徒有恶名。且制之在我。”遂奉之。畿谓固、先曰:“卫、范,河东之望也,吾仰成而已。然君臣有定义,成败同之,大事当共平议。”以固为都督,行丞事。将校吏兵三千余人,皆范先督之。边批:使之不疑。固等喜,虽阳事畿,不以为意。固欲大发兵,畿患之,说固曰:“夫欲为非常之事,不可动众心。今大发兵众,必扰,不如徐以赀募兵。”固以为然,从之。调发数十日乃定,诸将贪多应募而少遣兵。又入喻固等曰:“人情顾家,诸将掾吏可分遣休息,急缓召之不难。”固等恶逆众心,又从之。时善人在外,阴为己援,恶人分散,各还其家,则众离矣。会高干入护泽,上党诸县杀长吏,弘农执郡守。固等密调兵,未至。畿知诸县附己,因出单将数十骑,赴张辟拒守,吏民多举城助畿者,比数十日,得四千馀人。固等与干、晟共攻畿,不下,略诸县,无所得。会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