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祯&马燧&丁谓:古代“威慑型管理者”!借死囚立威,以雷霆手段止乱象
秦王祯:斩囚立威慑蛮夷
北魏秦王元祯担任南豫州刺史时,大胡山的蛮人经常出山抢劫掠夺。元祯设下计谋,召集新蔡、襄城两地的蛮人首领,让他们观看射箭表演。
他先挑选了二十多个身边擅长射箭的人,又让一个囚犯换上士兵衣服混在其中。元祯先亲自射箭,每发必中。接着让身边人依次射箭,轮到囚犯时,囚犯没射中,元祯立刻下令把他斩了。蛮人首领们吓得大腿发抖。
元祯还提前让手下带十个死囚,都穿上蛮人的衣服待命。他坐在堂上时,恰逢有微风吹动,就抬头看天,对蛮人首领说:“风势突然变猛,好像有抢劫的贼人进境了,大概也就十来个人,应该在西边五十里外的地方。”立刻下令骑兵去抓捕,很快就把那十个死囚带了回来。
元祯对蛮人首领说:“这些人不是你们乡里的吗?做强盗该不该死?”随即下令斩首。蛮人首领们彻底被震慑住,根本不知道这些是死囚。从此,元祯管辖的境内再也没有蛮人抢劫的事。
马燧:斩囚立约制回纥
回纥人帮唐朝平定叛乱后回国,仗着功劳横行霸道,所到之处都进行抢掠伤害。州县供应的物资只要不合心意,就会杀人。将领李抱玉准备派人去慰劳回纥,手下官员没人敢去。
马燧主动请求负责这件事。他先贿赂回纥的酋长,和对方约定,拿到回纥的旌旗印章作为凭证,凡是违反约定的回纥人可以斩杀。马燧又找来死囚,让他们在身边做事,只要稍微违反命令,就立刻处死。回纥人吓坏了,直到离开唐朝境内,都没人敢再施暴。
丁谓:斩囚促渡退契丹
宋真宗亲临澶渊时,丁谓担任郓州知州,兼任齐、濮等州的安抚使。当时契丹军队深入宋朝境内,百姓极度恐慌,争相逃往杨刘渡。船夫趁机谋利,不着急摆渡。
丁谓找来死罪囚犯,谎称是故意拖延的船夫,立刻下令斩首。船夫们吓得赶紧聚集过来摆渡,百姓才得以顺利过河。丁谓接着安排部署,让百姓沿着河岸举着旗帜、敲着刁斗自卫。契丹人见状,就撤军离开了。
冯梦龙点评:死囚本是该受刑罚的人,却也不是白白死去:元祯用他们威慑蛮人,马燧用他们震慑回纥,丁谓用他们威慑船夫。往大了说,像吴越之战用死囚冲锋克敌;往小了说,宫廷里用死囚代替无辜者受罚,都是借死囚发挥作用。这就像良药,哪怕是尘土草木,都能成为入药的材料。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止息乱象,关键在“借死囚立威+造真实假象,以雷霆手段破无畏”
三人能快速平定乱象,核心逻辑是“利用‘死亡威慑’和‘信息差’,用最小代价树立权威、遏制恶行”,可拆解为两层:
1.看透乱象根源:对方“无所畏惧”才敢施暴,需“致命威慑”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