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578章 术智之三《权奇》15 李抱贞&刘元佐

第578章 术智之三《权奇》15 李抱贞&刘元佐(2 / 2)

2.造“真实感”促信任:用“细节设计”强化噱头可信度

李抱贞挖地道、办七天法会、带老僧验货,刘元佐亲自带头捐钱、办斋会,都是为了让“焚身成佛”“佛像流汗”的噱头更像真的。只有让民众相信“这事神圣且真实”,才会心甘情愿捐钱;若噱头漏洞百出,不仅筹不到钱,还会引发质疑,适得其反。

二、核心启示:遇“资源短缺\/难动员”,别硬征,用“借共识+造信任”破局

两人的智慧,对资源筹集、群众动员、危机应对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筹集资源:借“群体共识”设主题,让捐赠\/付出变“自愿”

若需要为公益项目、团队活动筹集资金或物资,别直接“伸手要”。可像李抱贞、刘元佐那样,找群体认可的“共识点”(如社区居民重视的“老人关爱”、公司员工认同的“团队荣誉”),设计相关主题活动——比如为老人筹款,搞“公益义卖+爱心评比”;为团队筹物资,搞“创意众筹+成果展示”,让大家觉得“付出是为了认可的事”,主动参与。

- 群众动员:用“权威\/带头示范”建信任,减少抵触

组织群众参与事务(如社区治理、乡村建设)时,别只靠“行政命令”。可让有威望的人(如社区老人、乡村乡贤)带头参与,或管理者亲自下场示范——比如推进垃圾分类,让社区书记先带头分类、讲解好处;组织乡村修路,让村干部先义务出工,用“权威示范”打消群众顾虑,让大家愿意跟着干。

- 务实为先:灵活利用现有资源,不被“形式”束缚

两人虽借佛教名义,但核心是“解决军资难题”,体现了“务实优先”的思路。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若现有规则或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可灵活利用身边资源(如他人威望、群体习惯),只要不违背底线,不必拘泥于“必须按常规来”——比如用“线上投票”替代“线下开会”收集意见,用“趣味活动”替代“强制培训”传递知识,灵活变通才能高效解决问题。

简单说就是:“遇到资源不够、动员不动的情况,硬征硬要只会适得其反。不如找大家认可的共识点,设计让人信服的‘由头’,再用细节和示范建立信任,让别人主动付出。只要能解决问题,灵活利用现有资源,比死守规矩更有用。”

【原文】李抱贞刘元佐

李抱贞镇潞州,军资匮阙,计无所出。有老僧大为郡人信服,抱真因请之曰:“假和尚之道以济军中,可乎?”僧曰:“无不可。”抱真曰:“但言择日鞠场焚身,某当于便宅凿一地道通连。候火作,即钻以相出。”僧喜从之,遂陈状声言。抱真命于鞠场积薪贮油,因为七日道场,昼夜香灯,梵呗杂作。抱真亦引僧视地道,使之不疑。僧乃升坛执炉,对众说法。抱真率监军僚属及将吏膜拜其下,以俸入坛施,堆于其旁。由是士女骈填,舍财亿计。计满七日,遂聚薪发焰,击钟念佛。抱真密已遣人填塞地道。俄顷,僧薪并灰,籍所得货财,即日悉辇入军资库,别求所谓舍利者,造塔贮焉。

汴州相国寺言佛有汗流。节度使刘玄佐遽命驾,自持金帛以施。日中,其妻亦至。明日复起斋场,由是将吏商贾奔走道路,唯恐输货不及。因令官为簿以籍所入。十日,乃闭寺,曰:“佛汗止矣!”得钱巨万,以赡军资。

不仗佛力,军资安出?王者并存三教,其亦有所用之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