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578章 术智之三《权奇》15 李抱贞&刘元佐

第578章 术智之三《权奇》15 李抱贞&刘元佐(1 / 2)

李抱贞&刘元佐:唐朝“务实型将领”!借佛名筹军资,用智慧解财政困局

李抱贞:假“焚身成佛”聚财,救军队燃眉之急

李抱贞镇守潞州时,军队物资极度匮乏,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当地有位老和尚,特别受百姓信服。李抱贞找到老和尚,问道:“借您的声望帮军队渡过难关,行吗?”老和尚说:“没什么不可以的。”

李抱贞接着说:“您就对外宣称要选个日子,在球场自焚成佛。我会在自己的住宅里挖一条地道,连通到球场。等火烧起来,您就从地道里钻出来,我再接您走。”老和尚高兴地答应了,随后就正式发布消息,说要自焚成佛。

李抱贞让人在球场堆积柴薪、储备油脂,还安排了七天的法会,白天黑夜都点着香灯,诵经声不断。他还特意带老和尚查看地道,让老和尚彻底放心。到了法会那天,老和尚登上法坛,手持香炉,对着众人讲经说法。李抱贞带着监军、幕僚和将领们,在坛下跪拜行礼,还把自己的俸禄捐出来,堆在坛边。

百姓们见将领都这么虔诚,纷纷赶来捐钱,人数多得挤都挤不下,捐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七天期限一到,众人点燃柴薪,钟声响起,老和尚(表面上)在火中念佛。其实李抱贞早就派人把地道堵死了,老和尚最终和柴薪一起烧成了灰烬。之后,李抱贞清点筹集到的钱财,当天就全部运进了军队的物资库,又另外找了些所谓的“佛骨舍利”,建了座塔存放,掩人耳目。

刘元佐:借“佛汗显灵”敛财,补军资空缺

汴州相国寺传出消息,说佛像身上流汗了。节度使刘元佐立刻赶去寺庙,亲自带着金银绸缎捐赠。到了中午,他的妻子也赶来捐钱。第二天,刘元佐又下令在寺庙举办斋会,于是将领、官吏、商人都争先恐后地往寺庙跑,生怕捐钱晚了。

刘元佐趁机让人登记捐赠的钱财,做好账簿。十天后,他下令关闭寺庙,说:“佛像不流汗了!”这次一共筹集到巨额钱财,全都用来补充军队物资了。

冯梦龙点评:不靠佛教的影响力,军队的物资缺口怎么填补?古代帝王同时推崇儒、释、道三教,或许正是因为它们在特定时候能发挥这样的实用价值吧!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筹集军资,关键在“借信仰+造噱头”,以“民众虔诚”换“急需物资”

李抱贞和刘元佐能快速解决军资难题,核心逻辑是“精准利用民众信仰、用‘神圣噱头’激活自愿捐赠”的务实智慧,可拆解为两层:

1.看透民众心理:“对信仰虔诚,愿为‘神圣事’付出”

两人都明白,百姓对佛教有深厚信仰,把“高僧焚身”“佛像流汗”这类事看作“神圣征兆”,愿意为了“积功德”“表虔诚”主动捐钱。若单纯靠官府摊派或征税,不仅会引发民怨,还未必能筹到足够钱财;借“佛教噱头”,能让捐钱从“被迫负担”变成“主动意愿”,效率更高、阻力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