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实&冯瓒:古代“时间操盘手”!调更漏破敌,反常规谋略定危局
段秀实:拖延报时,以“延更阻乱”粉碎谋反
泾川的王童之图谋叛乱,约定在辛酉日清晨,趁官府吹响晨警、开始戒严时发动攻势。叛乱的前一天晚上,有人向段秀实告发了这个阴谋。
段秀实表面上不动声色,故意召见负责报时的官吏,怒气冲冲地指责他报时不准、耽误事,随后下令:从现在起,每到打更的时候,必须先来向他禀报,而且每次报时都要故意拖延几刻钟。
就这么一来,原本应该四更天结束、五更天破晓的时间被硬生生拉长,等到王童之等人以为该发动叛乱的“清晨警严”时刻,天早就亮了,谋反的时机被彻底打乱,最终没能按计划起兵,叛乱阴谋就此破产。
冯梦龙点评:曹翰放缓更鼓,以“延时溃敌”瓦解攻城
吕翰占据嘉州发动叛乱,曹翰率军夺回了城池。叛军不甘心失败,约定在三更天(深夜11点至凌晨1点)再次攻城。
曹翰侦察到这个消息后,悄悄命令负责打更的人放慢报时节奏,故意拖延时间。结果等到天快亮的时候,更鼓才敲到二鼓(深夜9点至11点)。叛军以为约定的攻城时间还没到,迟迟没能集结起来,队伍渐渐溃散,曹翰趁机出兵反击,彻底击溃了叛军。
冯瓒:加速报时,以“促更惊遁”平定夜袭
冯瓒刚担任梓州知州没几天,就遇上伪蜀政权的将领上官进,纠集了三千多名亡命之徒,劫掠村民后,趁夜攻打梓州城。
冯瓒镇定地说:“叛军趁夜色突袭,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手里也就些木棍农具当武器,没什么战斗力。咱们只要沉住气稳住阵脚,等到天亮,他们自然会溃散!”当时城里只有三百名骑兵,冯瓒派他们分头防守各个城门,自己则坐在城楼上指挥。
他悄悄下令负责计时的官吏,加快更筹(古代计时工具)的进度,还没到半夜,就敲响了五更天的鼓声(五更对应凌晨3点至5点,代表天快亮了)。叛军本就心虚,听到五更鼓声,以为天马上要亮了,担心天亮后难以突围,顿时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冯瓒趁机下令出兵追击,活捉了上官进,在街市上斩首示众,梓州境内就此安定下来。
冯梦龙点评:反常规用计,殊途同归
孙膑用“减灶”的方式,故意示弱迷惑庞涓,让对方误以为齐军溃散;虞诩则用“增灶”的策略,故意示强威慑羌人,让对方误以为汉军援军众多。而段秀实、曹翰是“延长更时”,冯瓒是“缩短更时”——看似手段相反,最终都达成了破敌的目的。这说明谋略的运用没有固定模式,关键在于根据局势灵活调整,就能无穷无尽地发挥作用。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操控时间破局,关键在“逆势调时+精准控心”
三位将领都以“操控时间”为破局关键,核心逻辑是“利用时间认知影响对手心理,打乱其行动节奏”的谋略智慧,可拆解为两层:
1.看透“时间依赖”:对手行动锚定报时,时间认知是破局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