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553章 术智之二《谬数》26 谢安&李合

第553章 术智之二《谬数》26 谢安&李合(1 / 2)

谢安&李合:东晋&东汉“避祸智者”!以“拖延破局+缓行避险”,巧避政治漩涡

谢安:拖延九锡诏书,以“耗待变”阻权臣野心

东晋权臣桓温病重,暗示朝廷要给自己加授“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最高礼遇,常为篡权前兆)。谢安让袁宏起草加授九锡的诏书,可每次袁宏写完呈给谢安,谢安都以需要修改为由退回。就这么来回修改,过了十几天也没定稿。不久后,桓温病逝,加授九锡的诏令也就此搁置,再也没提起。

冯梦龙点评:袁宏刚起草完诏书,就拿给王彪之看。王彪之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但这篇文章怎么能拿给人看呢!”谢安之所以频繁要求修改,正是因为他深知九锡诏书的敏感性,拖延是为了等待时机,这背后大有深意。

李合:缓行赴窦宪婚宴,以“观变避祸”保太守平安

东汉大将军窦宪娶正妻,各地郡守都准备派人前往祝贺。汉中太守也打算派使者去,户曹李合劝谏说:“窦氏家族专权跋扈,很快就要面临败亡之灾了!希望您不要和他们有来往。”太守不听,坚持要派人去。

李合只好请求自己亲自去,路上却故意放慢脚步,走走停停,想观察局势变化。等他走到扶风郡时,窦宪已经因谋反被诛杀,所有与窦宪有交往的官员都被牵连治罪,只有汉中太守因为李合故意拖延、没来得及送上贺礼,得以幸免。

冯梦龙点评:

李合,字孟节,就是当年能通过星象观测出有朝廷使者前往益州的人。他判断窦宪必将败亡,或许是通过星象观测到了征兆,但从最根本的道理来看,窦氏专权跋扈,败亡本就是必然结果。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避政治风险,关键在“看透趋势+以柔破局”

谢安与李合虽身处不同时代,但都能在政治漩涡中全身而退,核心逻辑是“精准预判局势、以非对抗方式规避风险”的智慧,可拆解为两层:

1.看透风险本质:识别“权臣末路”,预判局势走向

两人都精准洞察了核心矛盾:谢安深知桓温索要九锡是篡权前奏,但其病重将亡,只要拖延时间,等桓温去世,危机自解;李合看清窦宪“恣横跋扈”的行事风格必然引发皇权忌惮,败亡是迟早的事,与他结交无异于引火烧身。他们都不被表面的权势迷惑,能从本质判断风险趋势。

2.以“柔性手段”破局:不硬抗,用“拖延\/缓行”掌控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