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501章 胆智之二《识断》13 陆光祖

第501章 胆智之二《识断》13 陆光祖(1 / 2)

陆光祖:明朝“硬核清官”!敢抗权申公道,遇“弹劾对手”反被力荐的传奇

平湖人文渊阁大学士陆光祖,早年担任浚县县令时,县里有个富裕人家的子弟被冤枉判了死刑。几十年来,历任官员都因为他家里有钱,怕惹麻烦,没人敢为他平反。

陆光祖到任后,亲自调查核实了案情,当天就下令打开刑具,把人放了出来,之后才把这件事上报给御史台的使者。(旁边批注:要是先上报,肯定会被层层牵制,办不成事。)使者说:“这人可是出了名的有钱人。”陆光祖回怼:“判案只该问他冤不冤枉,不该问他有钱没钱。要是真没冤枉,就算是像伯夷、叔齐那样的清廉隐士也该杀;要是真冤枉了,就算是像陶朱公范蠡那样的巨富也不能判死罪。”御史台使者特别赏识他。

后来陆光祖被选拔到吏部任职,提拔或罢免官员全凭自己判断,从不向御史台、中书省这些部门请示。当时孙丕扬担任吏部尚书,在朝中弹劾他专权。陆光祖因此被罢官,离职上朝辞行时遇到了孙丕扬,就拱手对他说:“感谢老科长您的指教,也多谢您让我看清问题。但现在吏部门口,说情托关系的人挤破头,我要是不独断专行,怎么能伸张公道?老科长您这份弹劾我的奏折,实在是写错了!”

孙丕扬沉思了很久,说:“你说得对,是我错了!”当天就写了奏折,弹劾自己说错话、办错事,还极力推荐陆光祖。陆光祖也因此官复原职,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俩是贤能之人。

冯梦龙点评:做陆光祖这样坚持原则的人难,做孙丕扬这样知错就改、还能推荐对手的人更难!

葛端肃:敢认过错的“坦荡官员”,为小吏辩冤获赞赏

葛端肃以陕西左布政使的身份进京朝见皇帝时,发现有个小吏的考核表上写着“年老多病”,按规定应该被罢免。葛端肃却为他求情,请求留下他。吏部尚书说:“这份考核档案是你这个布政使报上来的,怎么自己忘了?”

葛端肃说:“边境的官吏离省里太远,考核时只能根据文书记录来写。我这次亲眼见到这个人,身体很健壮,正能干活,才知道之前写错了。这是我这个布政使的过错,怎么能让小吏受冤枉?”

吏部尚书又惊讶又佩服,说:“谁能在吏部大堂上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凭这一点,你就是最贤能的官员!”这位吏部尚书和之前的孙丕扬是一类人,葛端肃固然高尚,这位吏部尚书也很了不起。

黄琮:为小官辩冤反遭贬,识见不同境遇天差地别

由此想起万历己未年间,福建左布政使黄琮(马平人),曾为一个主簿极力争辩,说他是被冤枉的。朝中掌权的人特别不高兴,(旁边批注:这种没见识的人太多了)还说:“一个二品大官,为了九品小官费这么多口舌,可见他也没什么本事。”于是就把黄琮调任到别处。

人与人的见识差距,竟然这么大!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坚守公道,关键在“敢担当+明是非”

陆光祖、葛端肃等人能冲破阻碍伸张正义,孙丕扬能知错改错,核心逻辑围绕“公道”展开,分两类关键行为:

1.为公道“敢破常规、愿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