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368章 明智之四《经务》47 李纲

第368章 明智之四《经务》47 李纲(1 / 2)

李纲:北宋“抗金战略家 + 治世狠人”!一边谋两河防御,一边铁腕稳京城

第一招:谋两河——守住 “国门藩蔽”,才保得住大宋

李纲曾上奏“经略两河(河北、河东)”的核心策略,字字都在点“大宋抗金的命门”:

“河北、河东是国家的屏障啊!这两地要是能治理好、守住,中原才能保住,东南地区才能安稳。现在河东丢的,不过是忻州、代州、太原、泽州、潞州、汾州、晋州,其他郡县还在咱们手里;河北丢的,也只有真定、怀州、卫州、浚州四个州,剩下三十多个郡,都在为朝廷坚守。这两路的士兵、百姓,对大宋的忠心特别坚定,都推选豪杰当首领,多的能聚几万人,少的也有一万多人。

朝廷要是不在这时候设置专门机构、派使臣去,好好安抚他们、帮他们渡过难关,我怕他们粮食吃完、力气耗尽,陷入绝境又没人帮忙,肯定会心生怨恨。到时候金人趁机拉拢、利用他们,这些人就会变成金人手里的精兵,那麻烦就大了!

不如在河北设‘招抚司’,河东设‘经制司’,选像张所、傅亮这样有才能、有谋略的人当负责人,让他们去传达‘天子不忍心把两河丢给敌人’的心意。只要有人能保全一个州、收复一个郡,就按照唐朝藩镇的制度,让他自己负责防守 —— 这样一来,不仅能断绝他们投靠金人的心思,还能借助他们的力量抵御敌人,这才是现在最该做的事!”

第二招:稳京城——乱世用重典,别拿规矩当摆设

李纲在金人围攻京城、全城死守的时候,遇到个棘手问题:京城有些不安分的人,趁机杀太监、抢钱财,还把偷来的武器盔甲交给官府,想混个“立功”的名头。

李纲没惯着这些人,立刻下令把“守御使司”的人召集起来,让这些“献武器请功”的人按顺序登记,一共抓了二十多个。他让每个人报上姓名,然后全部砍了头;另外,还斩了二十多个杀害军队将领的人,就连偷一件棉袄、强抢妇女一匹绢、随便砍伤老百姓的人,也全都抓来当众处死示众。

就这么铁腕整治,虽然城外有强敌围攻一个多月,京城里却连小偷小摸都没了,秩序稳得很。

【管理智慧】

李纲的厉害,在于“既懂‘谋大局’,又会‘治小事’”

别人抗金,要么只盯着“派兵打仗”,要么只想着“死守京城”,李纲却能看到“两河是屏障”——没了屏障,京城就是孤城;他也能看透“乱世需严法”——没了秩序,内部先乱,根本不用等敌人打进来。一边规划“长远战略”,一边解决“眼前乱局”,既懂大方向,又抓细节,这才是真的 “能文能武、能谋能治”。

一、核心逻辑:破解“外有强敌、内有乱象”,别“顾头不顾尾”,要“谋战略+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