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能预判准,不是靠“算命”,是靠两个逻辑:
1.看关系“靠什么绑在一起”:靠利益绑的,没利益就散;靠真心绑的,才经得起事;
2.看“潜在冲突点”:比如“新法黑粉”和“王安石弟弟”,天生就有立场冲突,凑一起必炸。
这两种逻辑放现在照样管用:比如看同事关系,先看“是利益盟友还是真心朋友”;看聚会能不能去,先看“有没有立场对立的人”——看懂了这些,就能少踩坑、少尴尬。
当代案例:投资人“靠逻辑选项目,避开‘利益合伙人’的坑”
某投资人老郑,看两个创业项目:
- 项目A:两个创始人是“大学同学+利益搭子”,一个出技术,一个出资金,没约定“权力分配”,还总在外面说“项目是自己主导的”;
- 项目b:两个创始人是“多年同事”,之前一起做过3个项目,分工明确,还签了详细的合作协议。
老郑没投项目A,投了项目b。结果项目A不到一年,两个创始人就因为“谁管钱”吵散了;项目b稳步发展,一年后拿到了下一轮融资——老郑说:“我跟邵雍学的,看团队先看‘绑定基础’,利益搭子没安全感,真心搭档才靠谱。”
四、核心启示:想做“邵雍式避坑高手”,记住2个“实用动作”
不管是看关系、选搭档,还是凑饭局、避冲突,邵雍的故事都在说:别被“表面热闹”骗,要抓“本质逻辑”。
1.看关系先问“绑定基础”:利益搭子别当真,真心搭档才长久
遇到想跟你合作的人,先想“他是看上你的资源\/钱,还是认可你的人”——比如商业合作,别只看“能赚多少钱”,要看“对方有没有契约精神”;职场组队,别只看“能不能抢项目”,要看“对方会不会抢功劳”。像王安石和吕惠卿那样的利益搭子,早晚会坑你。
2.凑局前先扫“潜在雷区”:有对立立场的局,能躲就躲
有人约你吃饭\/聚会,先问“还有谁去”,再想“这些人之间有没有矛盾、立场对立”——比如有“吐槽领导的人”和“领导亲戚”,有“互相讨厌的人”,就找理由躲开。别觉得“我去了能劝架”,多数时候只会被卷入,还落不着好,像邵雍那样提前躲,才是聪明选择。
【原文】邵雍
王安石罢相,吕惠卿参知政事。富郑公见康节,有忧色。康节曰:“岂以惠卿凶暴过安石耶?”曰:“然。”康节曰:“勿忧。安石、惠卿本以势利相合,今势利相敌,将自为仇矣,不暇害他人也。”未几,惠卿果叛安石。
按:荆公行新法,任用新进。温公贻以书曰:“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盖指吕惠卿也。
熙宁初,王宣徽之子名正甫,字茂直,监西京粮料院。一日约邵康节同吴处厚、王平甫食饭,康节辞以疾。明日,茂直来问康节辞会之故,康节曰:“处厚好议论,每讥刺执政新法。平甫者,介甫之弟,虽不甚主其兄,若人面骂之,则亦不堪矣。此某所以辞也。”茂直叹曰:“先生料事之审如此!昨处厚席间毁介甫,平甫作色,欲列其事于府。某解之甚苦,乃已。”呜呼,康节以道德尊一代,平居出处,一饭食之间,其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