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281章 明智之二《亿中》31 邵雍

第281章 明智之二《亿中》31 邵雍(1 / 2)

邵雍:看关系别被“表面和谐”骗,避矛盾要懂“提前预判”

劝富弼:别担心吕惠卿!他和王安石早晚会互撕

王安石被罢免宰相后,吕惠卿接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富弼(封号郑国公)见到邵雍(号康节)时,满脸担忧。邵雍问:“你是担心吕惠卿比王安石更凶暴,会害别人吗?” 富弼说:“对,就是这事。”

邵雍却淡定地说:“别担心。王安石和吕惠卿本来就是靠利益和权势凑到一起的,现在两人地位相当、利益冲突,肯定会变成仇人,自顾不暇,哪还有功夫害别人啊!” 没过多久,吕惠卿果然背叛了王安石,两人彻底闹掰。

冯梦龙点评: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喜欢任用新人。司马光曾写信劝他:“忠诚可靠的人,在你掌权时可能会和你意见不合,让你觉得讨厌,但后来肯定会帮你;那些拍你马屁的人,现在确实能让你顺心,但你一旦失势,他们必定会卖了你来谋自己的好处。” 这话其实就是指吕惠卿。

辞饭局:提前避开 “互怼雷区”,细节里藏着谨慎

熙宁初年,王宣徽的儿子王正甫(字茂直)负责监管西京粮料院。有一天,他约邵雍和吴处厚、王平甫一起吃饭,邵雍却以生病为由推辞了。

第二天,王正甫来问邵雍为啥不去吃饭,邵雍解释:“吴处厚喜欢议论朝政,还总爱批评宰相推行的新法;王平甫是王安石的弟弟,虽然不怎么支持他哥哥的新法,但要是有人当着他的面骂王安石,他也受不了啊。我就是因为这才推辞的。”

王正甫听完感叹:“先生您预判事情也太准了!昨天吃饭时,吴处厚果然在席间诋毁王安石,王平甫当场就变了脸,还想把这事上报给官府。我费了好大劲才劝住,总算没闹大。”

唉,邵雍靠道德品行在当时受人尊崇,就连日常出行、吃一顿饭这样的小事,都这么谨慎,难怪能看透人心、避开麻烦!

邵雍的厉害,在于 “懂人性、知避忌”,把风险掐在源头

别人只看到吕惠卿 “凶暴” 的表面,邵雍却看透 “势利之交无真情” 的本质 —— 靠利益结合的关系,一旦利益冲突,必然反目;别人只觉得 “吃顿饭而已”,邵雍却能提前预判 “立场对立者同席必起冲突”,主动避开麻烦。

【管理智慧】

一、邵雍的“利益关系预判术”:靠“利”凑的搭子,早晚会因“利”散

邵雍敢说王安石和吕惠卿会反目,核心是看透了“利益绑定的本质”——他俩不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是“互相利用的搭子”:王安石需要吕惠卿推新法,吕惠卿需要王安石给权力,一旦没了“互相利用的价值”,还成了竞争对手,不撕才怪。

这放现在太常见了:商业里的“利益合伙人”,一起赚快钱时称兄道弟,一旦分赃不均、权力冲突,立马翻脸;职场里的“临时盟友”,为了抢项目暂时组队,项目成了就抢功劳,项目黄了就甩锅——靠利益绑在一起的关系,就像“塑料姐妹花”,风一吹就散。

二、邵雍的“饭局避坑智慧”:提前扫“人际雷区”,不该凑的局别硬凑

邵雍辞掉饭局,不是“不合群”,是提前发现了“雷区”——吴处厚是“新法黑粉”,王平甫是“王安石弟弟”,俩人选在一起吃饭,等于“把火药桶和火星放一块”,不炸才怪。这种“提前预判人际冲突,主动避坑”的操作,比“当场劝架”聪明多了。

现在职场\/生活里也有很多这种“隐形雷局”:比如同事约你吃饭,其中一个总骂老板,另一个是老板的亲戚;朋友约你聚会,其中两个之前吵过架,还没和好——这种局凑了只会尴尬,甚至被卷入冲突,不如像邵雍一样,提前找理由躲开。

三、邵雍的“人性洞察底层逻辑”:不看“表面关系”,看“绑定基础+潜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