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造业公司遇到上游原材料涨价,成本一下子上去了,有人给老板提议:“要不把产品的边角料换差点,包装简化点,先把成本降下来,等原材料降价了再改回来——不然今年利润肯定亏!” 老板却没同意,说:“偷工减料一次,客户就会发现‘产品质量变了’,哪怕以后改回来,他们也不会再信咱们了。今年利润少赚点没关系,只要客户还信任,明年原材料降价了,生意还能回来;要是信任没了,公司就真完了!”
后来公司虽然短期利润下降了30%,但老客户的留存率高达90%,还因为“质量稳定”吸引了新客户。第二年原材料降价,公司业绩直接反弹,利润比之前还涨了15%——这就是宓子“宁丢麦子”的现代版:不为了短期救急,坏了长期的“质量规矩”,看似亏了眼前,实则护了根本。
案例2:社区不“直接发物资”,护长期互助风气
疫情期间,某社区收到一批捐赠的米面油,有工作人员提议:“直接分给居民吧,简单又快,大家还能念着社区的好!” 社区书记却摇头:“直接分容易让人心安理得‘白拿’,甚至有人会抢多的;不如搞‘志愿者服务换物资’——帮独居老人买菜、给楼道消毒、整理社区垃圾,干满2小时就能领一份物资。这样既帮了有需要的人,又能让大家觉得‘物资是靠劳动换的’,社区风气也正!”
结果社区里报名当志愿者的人排起了队,不仅物资分得公平,还解决了社区的防疫人手不足问题。疫情后,很多居民还习惯了“互相帮忙”,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邻里互助活动,参与率比之前高了40%——这和宓子“不让不耕者获”的逻辑一样:不贪“快速分发”的省事,护了“劳动换所得”的风气,短期麻烦点,长期却让社区更团结。
三、评注的“清醒点”:“救世似迂”是眼前傻,“持世甚远”是长远稳
评注说宓子“于救世似迂,于持世甚远”,意思是:从“眼前救急”的角度看,他不让收麦像“糊涂蛋”;但从“长期守护根基”的角度看,他比谁都清醒。
很多人遇到问题,总想着“先把眼前的坑填了再说”——比如公司业绩差就裁员,社区矛盾多就妥协,却没想着“裁员会伤员工信任,妥协能养出坏风气”。而宓子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分清‘可牺牲的短期利益’和‘不能丢的长期根基’”:麦子能牺牲,民心不能丢;短期利润能牺牲,客户信任不能丢;分发速度能牺牲,社区风气不能丢。
四、核心启示:想护长期根本,记住宓子的2个“不犯傻”
宓子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犯傻‘救急丢根’,不犯傻‘贪小养恶’”——这两点不管是管企业、治社区,还是个人做事,都能帮你避开“短期爽、长期垮”的坑:
1.不犯傻“为了眼前填坑,丢了长期规矩”
遇到问题时,先问自己:“现在的解决办法,会不会破坏以后的规矩?” 宓子没为了“保麦子”丢“不劳而获”的规矩,企业没为了“保利润”丢“质量”的规矩——规矩一旦破了,以后会有更多问题找上门,比眼前的坑更难填。
2.不犯傻“为了短期利益,养出难改的恶习”
别想着“就这一次,没事”,一次的“例外”就会养出恶习。比如社区一次“直接发物资”,就可能养出“白拿”的习惯;公司一次“刷单造假”,就可能养出“不实干”的风气——恶习一旦养成,再改就要付出十倍的代价。
【原文】宓子
齐人攻鲁,由单父。单父之老请曰:“麦已熟矣,请任民出获,可以益粮,且不资寇。”三请而宓子不许。俄而齐寇逮于麦,季孙怒,使人让之。宓子蹙然曰:“”今兹无麦,明年可树。若使不耕者获,是使民乐有寇。夫单父一岁之麦,其得失于鲁不加强弱;若使民有幸取之心,其创必数世不息。季孙闻而愧曰:“地若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评:于救世似迂,于持世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