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68章 上智之二《远犹》20 富弼

第68章 上智之二《远犹》20 富弼(1 / 2)

富弼:敢拒“额外赏赐”,才是真守规矩!

富弼(封郑国公)担任枢密使时,正赶上宋英宗即位。英宗给大臣们颁发赏赐,富弼已经跪拜接受了,后来英宗又额外特意加赏了他一份。富弼坚决推辞。

太后派小太监去跟富弼说:“这是皇上特意额外给你的赏赐,就收下吧。”富弼却回答:“大臣要是接受了例外的赏赐,万一以后皇上想做例外的事(不按规矩来的事),那用什么理由去阻止他呢?”最终还是推辞没接受。

冯梦龙点评:拒的是“例外”,护的是“规矩底线”

富弼不是嫌赏赐少,也不是故意跟皇上唱反调,而是看透了“例外”背后的隐患——今天大臣接受了“例外赏赐”,看似是小事,却等于默认了“可以不按规矩来”;明天皇上可能就会借着“例外”的由头,做不合制度的决策,到时候再想阻止就难了。

就像现在职场或生活里,有人觉得“偶尔破次例没关系”,却没意识到“第一次例外”就是打破规矩的开始。富弼的智慧,在于他守住了“不搞特殊”的底线,从源头避免了规矩被破坏的可能。

【管理智慧】

一、富弼的“拒例外逻辑”:不是嫌赏少,是怕“破例一次,规矩全碎”

富弼拒赏,绝不是“装清高”,而是精准掐住了“规矩的命门——例外是规矩的缺口,开一次就会有无数次”。他怕的不是“自己多拿一份钱”,是怕自己开了“例外受赏”的头,以后皇上就会觉得“例外没问题”,慢慢把朝堂的规矩全搅乱——这放到现在,就是“职场\/企业里的‘防破窗第一人’”,比“见好处就上”的人,更懂护着长远的规矩。

1.例外是“破窗第一锤”:你敢收例外赏,皇上就敢搞例外事

富弼最清楚:规矩就像窗户,一旦有一个人砸破个小口子(收例外赏),后面就会有人跟着砸(皇上搞例外决策),最后整个窗户都会碎(规矩全废)。就像公司里的考勤制度,要是老板给某个员工开“例外迟到不扣钱”的口子,其他员工就会觉得“凭啥他能例外”,慢慢都开始迟到,最后考勤制度就成了摆设。

2.大臣是“规矩标杆”:自己守不住,就别指望别人守

富弼知道,大臣是朝堂的“规矩标杆”——连大臣都不按规矩来,收额外赏赐,束”。这就像企业里的管理层,要是总监敢“例外报销私人费用”,全乱套。

二、当代“富弼式拒例外”案例:不贪特殊好处,守住团队规矩

富弼这种“不碰例外、护规矩”的思路,现在不管是职场做事、企业管理,还是团队协作,用好了都能“防住规矩的缺口”——比“贪小便宜、破大规矩”的人,少踩太多坑。

案例1:部门主管拒“例外奖金”,保住薪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