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9章 上智之一《见大》18 屠枰石

第19章 上智之一《见大》18 屠枰石(2 / 2)

评注里冯梦龙说,像李西平、赵清献这些贤者,都难免被“红颜”影响;韩亿当尚书左丞时,看到有人奏报官吏小过失就不高兴,说“天下太平,别因为一点小错,就把人困在盛世里”——屠枰石刚好懂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企业、学校总犯“抓小错”的毛病:

员工偶尔迟到(因为送生病的孩子),就扣全勤奖、写检讨,忘了他上个月刚拿了业绩第一;

学生偶尔没交作业(因为家里有事),就罚站、请家长,忘了他平时总帮同学打扫卫生;

新人偶尔说错话(因为紧张),就被贴上“不会说话”的标签,忘了他主动承担了很多杂活。

就像评注说的“以此裁士,士之能全者少矣”——要是总盯着小错,能留下的人才就少了。真正的管理,不是“抓小错”,是“看大节”:只要核心没问题(没违法、没违背底线),偶尔的小错,给个提醒、留个改过机会,比一棍子打死更有用。

四、核心启示:学屠枰石“严中带柔”,记住这3个关键点

不管是当领导、老师,还是社区管理者,想做到“严而不苛、柔而不纵”,可以学屠枰石这三点:

1.先分“小错”和“底线错”,别一刀切

小错(偶尔迟到、上班刷会儿有用的内容、学生没交一次作业):私下提醒,给改过机会;

底线错(违法、挪用公款、欺负同学):必须严惩,不能纵容;

别把“小错”当成“大罪”,更别用“小错”否定一个人的全部。

2.治“恶意找茬”,比抓“小错”更重要

有人打小报告、抓小辫子,别听他的“片面之词”,先查真相;

要是确认是恶意找茬,一定要公开惩治(比如在会上点出来、取消他的评优资格),让其他人知道“这种事不能做”——歪风刹住了,团队才能少内耗。

3.给“改过机会”,比“公开处刑”更能让人进步

屠枰石放了秀才,秀才后来成了教官;老板护了老张,老张后来拿了项目奖;

公开批评会让人丢面子、破罐子破摔,私下提醒+给机会,反而能激发人的愧疚感和上进心——“你护我一次,我用行动回报你”。

【原文】屠枰石

屠枰石先生为浙中督学,持法严。按湖时,群小望风搜诸生过失。一生宿娼家,保甲昧爽两擒抵署门,无敢解者。门开,携以入。保甲大呼言状,屠佯为不见闻者,理文书自如。保甲膝行渐前,离两累颇远。屠瞬门役,判其臂曰:“放秀才去。”(边批:刚正人,却善谑。)门役喻其意,潜趋下引出,保甲不知也。既出,屠昂首曰:“秀才安在?”保甲回顾失之,大惊,不能言。与大杖三十,荷枷;娼则逐去。保甲仓惶语人曰:“向殆执鬼!”诸生咸唾之,而感先生曲全一酒色士也。(边批:趣甚,快甚!)自是刁风顿息,而此士卒自惩,用贡为教官。

(评:李西平携成都妓行,为节使张延赏追还,卒成仇隙。赵清献宰清城而挈妓以归,胡铨浮海生还而恋黎倩。红颜(歹带)人,贤者不免,以此裁士,士之能全者少矣。宋韩亿性方重,累官尚书左丞,每见诸路有奏拾官吏小过者,辄不怿,曰:“天下太平,圣主之心,虽昆虫草木皆欲使之得所。今仕者大则望为公卿,次亦望为侍从、职司、二千石,奈何以微瑕薄罪,锢人于盛世乎!”屠公颇得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