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20章 上智之一《见大》19 李孝寿&宋元献

第20章 上智之一《见大》19 李孝寿&宋元献(1 / 2)

李孝寿&宋元献:拎得清“主次”,才叫会管事

李孝寿当开封尹(相当于首都市长)的时候,有个举子被自家仆人欺负,气得不行,写了份文书想把仆人送到官府治罪。同住的考生劝了他半天,举子才消气,后来开玩笑似的模仿李孝寿的笔迹,在文书上批了句“不用审案,打二十板子”。

结果第二天,这仆人居然拿着这份文书跑到开封府,告举子模仿尹大人的笔迹判罚,私下用刑。李孝寿立马把举子叫来问话,举子一五一十说了前因后果。

李孝寿听完反而眼前一亮,说:“你这判罚,刚好合我心意!”真就按文书上写的,打了仆人二十板子,还反过来安慰了举子。

这事传开后,当时京城几千个仆人,没一个敢再放肆的。

宋元献从宰相位置上退下来后,在洛阳居住。有个举子赶考,行李里有没交税的东西,被随行的仆人告发了。

宋元献说:“举子进京赶考,谁出门不带点东西?这点事犯不着重罚。但仆人敢告发主人,这种风气要是长起来可不得了!”

最后他只把举子送到税务院,让举子按规定加倍补了税,反而把那个告状的仆人治了罪,然后才打发举子走了。

冯梦龙点评:拎得清“主次”,才叫会管事

不管是李孝寿还是宋元献,都没被表面的“规矩”困住。李孝寿没揪着“举子仿造判书”的小事,反而借题发挥收拾了“以下犯上”的仆人;宋元献没盯着“举子漏税”的小错,反而重罚了“告主”的恶仆——核心都是守住“主仆伦理”的底线,不让“仆人作乱”的风气蔓延。

放到现在,就像公司里有人打小报告诬告同事,领导没揪着同事的小失误不放,反而批评了“搬弄是非”的人,这才能稳住团队风气——总不能让“搞内耗”的人得逞,寒了踏实做事的人的心吧!

【管理智慧】

一、李孝寿:戏判变真判,杖打恶仆,治得“都下无仆敢肆”

李孝寿的“治恶逻辑”:不是瞎护短,是“抓准矛盾本质”

他没纠结“举子模仿判案算不算僭越”,反而盯着“仆人敢欺负主人、还敢告主”的核心问题:

1.仆人“以下犯上”是大错:不管举子有没有戏判,仆人先欺负主人,还敢跑到官府告主,这是“没规矩”,必须治;

2.借“戏判”立规矩:把玩笑话变成真判决,既护了举子的体面,又给所有仆人敲警钟——“欺负主人没好果子吃”;

3.不搞“和稀泥”:要是只批评仆人两句,根本镇不住场子;真打二十棍,才是“看得见的惩罚”,其他人才能记住教训。

二、宋元献:不治失税举子,反罚告状仆夫,护住“应举体面”

宋元献的“护人逻辑”:不是纵容失税,是“分清‘小过’和‘大恶’”

他没盯着“举子失税”的小错,反而揪着“仆告主”的大恶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