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捷(1 / 2)

漠北草原的深秋,朔风如刀,卷起枯黄的草屑与沙尘,将天地染成一片苍茫的昏黄。

连绵的军帐如同钢铁铸就的城池,矗立在辽阔的荒原上。

中央那面玄色龙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宣示着大厦王朝不容置疑的威严。

中军大帐内,炭火噼啪作响,驱散着北地的寒意。

韩铮一身玄甲未解,伫立在巨大的牛皮地图前,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最后一个未被标记的红圈,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倾举国之力支持我等,粮草充沛,军械精良,儿郎们士气如虹,此战,不仅要胜,更要胜得彻底,打出大厦百年的太平!”

“报——!”

一名斥候带着满身风尘冲入帐内,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将军!前方哨探确认,三十里外,便是鞑靼王庭金帐所在!其主力约八万人,正依托山势集结,意图负隅顽抗!”

韩铮眼中精光一闪,如同发现了猎物的雄鹰。

“好!”

他猛地转身,对帐内肃立的各部将领下令。

“传我将令:左路军李敢部,迂回至王庭东北,切断其通往漠北深处的退路;右路军赵破奴部,穿插至西南,阻截任何可能来援之敌;中军主力,随我正面推进,三面合围,步步为营!”

“记住陛下严旨:阵前倒戈、跪地请降者,一律不杀,给予生路;但凡持械顽抗、冥顽不灵者,无论身份,格杀勿论,以儆效尤!此战,要彻底打断他们的脊梁!”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

秦易并未身着繁复的龙袍,仅是一袭玄色常服,坐于御案之后。

黛玉、宝钗、探春、平儿、宝琴五女皆在座。

或翻阅文书,或低声商议,气氛严肃而专注。

这已非简单的后宫闲谈,更像是一个精干的核心议事圈子。

宝钗将一本厚厚的朱漆封皮账簿轻轻放在御案上,声音清晰而沉稳。

“陛下,新政推行已逾一年,据户部与内务府联合核算,剔除历年积欠与地方瞒报,国库实际岁入,较之旧制最盛时,已稳增三成有余。”

“尤其是盐铁专卖、商税整顿后,流水充沛,如今北疆战事所需之粮秣、饷银、军械抚恤,皆可足额保障,无需额外加征赋税,百姓负担未增,此乃新政第一大德政。”

探春放下手中一份关于各地舆情汇总的奏报,接口道。

“臣妾已遵照陛下之意,通过新政督察司及各地忠诚官员,明发告示,暗遣人手,多方安抚民心。重点阐明北疆战事乃保境安民,与百姓休戚相关。目前来看,民间舆情平稳,未生大的动荡,前线将士家眷亦得到地方官府妥善照应,可保韩将军无后顾之忧。”

秦易微微颔首,刚欲开口,殿外骤然传来一阵急促到近乎慌乱的脚步声。

伴随着侍卫的高声禀报,打破了殿内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