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立嗣风波2(1 / 2)

就在这片混乱与喧嚣达到顶峰,几乎要将殿宇穹顶掀开之际。

一直沉默如山、冷眼旁观的秦易,终于有了动作。

他只是缓缓抬起了右手。

动作很轻,很慢,甚至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然而,所有的争吵声、议论声、辩解声,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猛地扼住,戛然而止。

整个太和殿,陷入了一种令人心悸的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那张玄色的王座。

以及王座上那个年轻得过分,却已权倾天下的身影之上。

秦易站起身。

他身形挺拔如松,玄色王袍更衬得他肩宽腰窄,渊渟岳峙。

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无论是义愤填膺的宗室亲王,还是激辩不休的朝臣,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避开了视线,不敢与之对视半分。

最后,他那冰冷的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冰锥,牢牢定格在脸色铁青的礼亲王和面带得色却难掩一丝紧张的南安郡王身上。

“诸位大人。”

秦易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冰珠落玉盘,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带来刺骨的寒意

“说得,都很有道理。”

他语气平淡,甚至带着一丝似是而非的赞同。

这让礼亲王和南安郡王等人微微一怔,心中非但没有放松,反而骤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立储之事,关乎国本,确实应当慎重。”

秦易继续说道,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目光掠过礼亲王。

“礼亲王乃宗室长者,忧心国本,其心可嘉。”

他又看向南安郡王:“南安郡王恪守祖制,强调君臣纲常,其志可表。”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瞬间变得冰冷刺骨。

如同数九寒冬裹挟着冰碴的北风,呼啸着刮过大殿,让所有人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不过——”

这一声“不过”,拖长了尾音,带着无尽的杀伐之气,让所有人心头狂跳,血液几乎凝固。

“在本王看来。”

秦易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如同惊雷炸响。

“当务之急,并非立什么储君,而是整顿朝纲,肃清叛逆!”

“叛逆”二字,如同千斤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耳膜上!

随着他话音落下,殿外传来沉重、整齐而充满肃杀之气的脚步声。

全身披挂玄甲,头盔下的眼神冷漠如冰,腰佩制式横刀的周仓,率领一队同样甲胄森然、煞气腾腾的玄甲卫,大步走入殿内。

玄甲卫沉重的军靴踏在光洁的金砖上,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咚咚”声响,如同催命的战鼓,一下下敲击在每位文官脆弱的神经上。

周仓对周围的骚动视若无睹,径直走到御案之前。

将怀中抱着的一厚叠文书,毫不客气地重重放在了案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案上的笔山都微微晃动。

秦易看也没看那些文书,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封,展开。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和冷酷,仿佛在欣赏猎物最后的挣扎。

“这是昨夜,本王麾下玄甲卫,于逆贼秘密联络点,查获的密信。”

他淡淡地说道,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后,他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用一种清晰而冰冷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念出了声。

“‘摄政王秦易,出身微末,得沐天恩却不思报效,反而暴虐无道,擅行废立,囚禁君上,屠戮宗亲,实乃国之大贼!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吾等世受国恩,当共举义旗,清君侧,立新君,以正乾坤,还政于皇家!’”

他念到这里,微微一顿,目光如同淬了毒的利箭,倏地刺向南安郡王。

“落款是——”秦易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残酷的弧度。

“南安郡王!其印信、私章,一应俱全,核对无误。”

“你……你血口喷人!!”

南安郡王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因极度的愤怒、恐惧和难以置信,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指着秦易,手指剧烈颤抖,声音都变了调。

“这……这是伪造!赤裸裸的伪造!秦易!你构陷忠良!!”

秦易根本不理会他的嘶吼,仿佛那只是败犬的哀鸣。

他随手将那封密信像丢垃圾一样,轻蔑地扔在地上。

洁白信纸飘落,上面朱红的印迹刺目惊心。

他又拿起另一封,再次以那种冰冷的语调念道。

“这一封,是写给北疆节度使王玚将军的。‘摄政王倒行逆施,天人共愤!将军世受皇恩,手握重兵,镇守北疆,当为天下先,清君侧,靖国难!若肯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待事成之后,不仅许以三镇节度使之职,更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他抬起眼,看向浑身已经开始剧烈颤抖,几乎站立不稳的礼亲王。

“落款是,礼亲王。其笔迹,经三部阁老及翰林院掌院学士初步核验,与礼亲王平日奏章、手书,一般无二。”

“噗通”一声,礼亲王再也支撑不住。

老迈的身躯瘫软在地,拐杖滚落一旁,他老泪纵横,伸出枯瘦的手指,嘶声力竭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