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立嗣风波1(2 / 2)

几位早已串联好的宗室老臣和以清流自诩的御史言官,立刻迫不及待地出列,高声附和。

“礼亲王老成谋国,所言句句在理!立储乃固国之本,刻不容缓!”

“三皇子乃正统血脉,名正言顺,正可安定天下人心!”

“储位一日不定,则朝局一日不稳!还请摄政王顺应天意民心,早定国本!”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言辞恳切,理由冠冕堂皇。

俨然已形成一股逼人的声势,直指秦易摄政的合法性与未来。

面对这汹涌的攻势,端坐王座的秦易,依旧面沉如水。

仿佛那些慷慨激昂的言辞,都只是遥远地方的杂音。

不等秦易开口,文官班列中,一道清癯挺拔的身影已然从容出列,正是新近擢升为吏部侍郎的林如海。

他面色沉静,目光清明,先是对礼亲王等人拱手一礼,随即转向秦易,声音清朗而沉稳,清晰地传遍大殿。

“礼亲王,诸位大人,忧心国本,其情可悯。然则,下官以为,此言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他环视众人,不疾不徐地分析道。

“如今天下方历宫闱巨变,朝局初定,百端待举!北疆突厥,狼子野心,其铁骑叩关,战事未平,烽烟犹在!此诚乃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此内外交困、局势未明之际,仓促立一懵懂幼童为储君,非但不能安定人心,反而会令朝野各方势力、边疆手握重兵之将帅,乃至虎视眈眈之邻国,皆生出诸多不该有的妄念与变数!此非巩固国本,实乃动摇国本之危策!”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附议立储的官员,语气转为凝重。

“摄政王总揽朝政,临危受命,乃非常时期之非常举措,正是为了稳定大局,涤荡乾坤,廓清宇内!”

“待四海平定,局势彻底安稳,根基牢固之后,再于皇室宗亲中,择贤能者议立储君,方为稳妥之策,上合天心,下顺民意!此时急于立储,恐非真正为国家计,为社稷谋,而是……另有所图!”

“林如海!”

一声冷厉的断喝骤然响起,南安郡王大步出列。

他年富力强,是宗室中颇有实力的实权派,此刻面带讥诮与怒意,直视林如海。

“你巧舌如簧,颠倒黑白!口口声声为了稳定大局,实则包藏祸心!摄政王虽位高权重,总揽朝纲,然终究是臣子!君臣名分,乃天地纲常,人伦大防,岂可混淆?!”

他转而面向百官,声音愈发慷慨激昂,带着质问的语气。

“如今陛下只是静养,龙体尚安!理当由皇室血脉继承大统,此乃祖宗法度,天经地义!尔等如此阻挠立储,百般推诿,莫非是想要架空皇室,行那王莽、曹操之事,欲效仿司马昭之心吗?!”

这指控已是极其严厉,几乎是指着鼻子斥责林如海乃至其背后的秦易为篡逆之臣!

朝堂之上顿时如同炸开了锅,支持立储与反对立储的官员激烈争辩起来。

互相指责,引经据典,唾沫横飞。

太和殿这庄严肃穆之地,一时间竟如同市集般吵嚷喧哗。

“肃静!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殿前御史高声维持秩序,脸色铁青,却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