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易享受着国公府相对宁静的日常时。
荣宁二府却因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一日,大明宫内相戴权亲临荣国府宣旨。
因宫中贤德妃贾元春,入宫多年,恪尽职守,温良恭俭,上慰君心,下显妇德。
陛下特开天恩,准其于下月十五日,归家省亲!
旨意一下,贾府上下如同炸开了锅!
这是何等的荣耀!
自本朝开国以来,虽有妃嫔省亲旧例,但近几十年来已极少施行。
元春能得此恩典,无疑标志着贾府圣眷未衰,甚至可能更隆!
贾母、王夫人等人喜极而泣,激动得难以自持。
贾赦、贾珍等男丁也是满面红光,觉得脸上大有光彩。
整个府邸张灯结彩,仆役们奔走相告,一派欢腾景象。
然而,狂喜之后,巨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省亲,绝非妃嫔简单回家看看父母那般简单。
这是皇恩浩荡的展示,是家族实力的体现,更是关乎皇室体面的大事!
迎接仪仗、府邸布置、宴席规格、人员调度、安全护卫……
无一不是极其繁琐且耗资巨大的工程。
尤其旨意中明确要求,需另辟别院,以供贵妃驻跸,不得怠慢!
“这……这需得多少银子?”
短暂的兴奋过后,贾琏看着初步估算的账目,舌头都有些打结。
光是修建省亲别院一项,初步估算就需要数万两银子!
这还不算期间的各项开销、打点宫使、置办器物、排练礼仪等等。
王熙凤虽然也激动,但作为实际管家人,她更感压力如山。
贾府早已是寅吃卯粮,外头看着架子未倒,内囊却早已尽上来了。
如今要应付这般巨大的开销,简直是要抽干最后一滴血。
“便是砸锅卖铁,倾家荡产,这省亲的场面也得给我撑起来!”
贾母拄着拐杖,语气斩钉截铁。
“这是贤德妃,也是我们贾府天大的脸面!绝不能让人看了笑话去!”
她深知,这是贾府重新攀上权力高峰的关键契机,哪怕掏空家底,也必须办得风光体面。
王夫人也道:“老太太说得是。再者,这也是宫里对我们家的恩典和考验,若办得不好,岂不辜负了圣意?也让元春在宫里难做。”
于是,贾府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为了元春省亲而疯狂运转起来。
王熙凤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加紧催收各处田庄地租、铺面红利。
另一方面,开始暗中典当一些不太起眼的古董摆设,甚至不惜以高利向相熟的皇商、乃至薛姨妈那里借贷。
府中银钱如同流水般花了出去,各处管事忙得脚不沾地,采买木石砖瓦、召集能工巧匠、定制家具器皿……
宁荣街后头的一大片空地,迅速被圈了起来,日夜赶工,建造省亲别院,名曰“大观园”。
这消息自然也如风一般传遍了京城。
旧勋集团对此反应不一,有羡慕嫉妒者,也有冷眼旁观,等着看贾府如何撑起这泼天场面,是否会因此彻底掏空家底。
理国公柳彪在府中与幕僚密议时,便冷笑道。
“贾家这是被架在火上烤了!陛下此举,看似恩宠,实则是要看看这些老勋戚,还有多少家底可掏。也好,让他们先去折腾,我们正好看看,那秦易与贾府,如今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而处于风暴边缘的秦易,在得知此事后,只是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