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黑风口(1 / 2)

出征前夜,秦易再次秘密拜访了静心斋的林如海。

烛光下,林如海神色凝重。

“遇之此去,虽是危机,亦是契机。若能大破瓦剌,则你的声望将如日中天,届时携大胜之威回京,旧勋集团再难撼动分毫。”

秦易道:“林世叔所言极是。只是京城这边……”

林如海沉吟道:“遇之放心,老夫虽赋闲在家,但还有些门生故旧,会密切关注朝中动向。平姨娘聪慧稳重,遇之既已安排妥当,府中应无大碍。关键在于……”

他压低了声音,“陛下。陛下虽倚重匿你,但帝王心术,深不可测。遇之在外,需时常上奏,禀明军情,既要展现能力,也要表露忠心,切忌功高震主,引人猜忌。”

“此外,”林如海目光深邃。

“旧勋们定然不会坐视遇之建功立业。他们可能在粮草补给、后方掣肘、甚至与敌军暗通款曲等方面做手脚。遇之匿需派绝对心腹,牢牢掌控后勤线,并广布耳目,警惕内外勾结。”

秦易将这些金玉良言一一记下。

“多谢林世叔指点,晚辈铭记于心。”

林如海叹了口气:“只可惜老夫年老体衰,不能随军为侯爷参赞军务。唯有预祝遇之你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他顿了顿,似不经意地道。

“小女黛玉……近日也颇为关注北疆战事,时常询问。遇之此去,也请……多多保重。”

这话说得含蓄,但秦易何等敏锐,立刻捕捉到了其中深意。

林如海这是在暗示,黛玉对他亦有关心?

他不动声色地应道:“有劳林世妹挂心,秦易定当完好归来。”

离开静心斋,秦易心中微澜。

林黛玉……

那个如同空谷幽兰般的少女,也会关心这金戈铁马之事吗?

而此时的潇湘馆内,黛玉正对着一幅北疆地图出神。

紫鹃在一旁道:“姑娘,夜深了,该歇息了。”

黛玉幽幽一叹:“北地苦寒,战事凶险……父亲说,秦侯爷此番出征,关系重大。”

她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个在狩猎场上如山岳般沉稳、在危急时刻如闪电般果决的身影。

一种莫名的担忧,萦绕心头,难以排遣。

她铺开宣纸,研墨添笔,却半晌不知该写些什么。

最终只化作一声轻叹,将万千思绪埋入心底。

……

三日后,京郊校场,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一万五千名龙禁卫精锐,包含部分后期招募训练的新兵,列成整齐的方阵。

盔甲鲜明,士气高昂。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秋狩的检阅。

他们已然脱胎换骨,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点将台上,雍和帝亲自为征北大军饯行。

他端起御酒,朗声道。

“秦爱卿,诸位将士!瓦剌犯境,社稷危难!朕将此千斤重担托付于尔等!望尔等奋勇杀敌,扬我国威!朕在京城,静候佳音!”

“万岁!万岁!万岁!”

将士们山呼海啸,声震四野。

秦易一身玄色铁甲,腰佩御赐宝剑,英姿勃发。

他接过御酒,一饮而尽。

随即摔碎酒碗,拔出宝剑,直指北方,声如雷霆。

“出征!目标,北疆!不破瓦剌,终不还!”

“不破瓦剌,终不还!”万人齐吼,杀气直冲云霄!

战鼓擂响,号角长鸣。

大军开拔,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缓缓向北移动。

秦易一马当先,身影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挺拔。

城墙之上,雍和帝目送大军远去,目光复杂。

百官神色各异,旧勋们表面肃穆,眼底却藏着算计与期待。

城内百姓夹道相送,祈祷大军得胜归来。

在不起眼的角落,一辆普通的马车帘幕微掀,露出林黛玉苍白而精致的侧脸。

她望着那渐行渐远的“秦”字大旗,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