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出征(1 / 2)

秦易率龙禁卫护驾回京不久。

功劳簿尚未厘清,一场更大的风暴便已席卷而来。

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雪片般飞入京城。

瓦剌王子哈撒,凭借铁血手腕整合了草原上分散的部落。

并联合了鞑靼、兀良哈等几个周边小部族,集结十余万骑兵,大举南下犯边!

边关重镇大同、宣府连连告急,守军损失惨重,防线岌岌可危!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自上次秦易在边关击斩杀左贤王后,边境安稳了不过年余。

谁料瓦剌卷土重来,势头更猛!

金銮殿上,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雍和帝面色铁青,将一份急报摔在御案之上。

“十余万铁骑!哈撒小儿,好大的胃口!众卿,有何退敌良策?”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语调沉重

“陛下,瓦剌此次来势汹汹,大同、宣府兵力吃紧,急需援军!当务之急,是速派大将,领精锐之师北上驰援!”

“派谁去?”

雍和帝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旧勋集团的核心人物,理国公柳彪出列,沉声道。

“陛下,军情紧急,非智勇双全、威望素着之大将不可胜任。臣举荐镇北侯秦易!秦侯爷曾在边关以少胜多,威震胡虏,对瓦剌战法熟悉,且麾下龙禁卫新近练成,锐气正盛,正是北征的最佳人选!”

他话音一落,顿时有不少旧勋一系的官员纷纷附和。

“柳国公所言极是!秦侯爷乃我朝栋梁,必能克敌制胜!”

“龙禁卫乃百战精锐,正该用于此等国战!”

一时间,举荐秦易北征的声音占据了主流。

龙椅上的雍和帝,眉头却紧紧锁起。

他何尝不知秦易是合适的人选?

但正是因为这太“合适”了,反而让他心生警惕。

旧勋们如此齐心推荐秦易,其心可诛!

这分明是故技重施,想借此机会将秦易和他麾下最精锐的龙禁卫调离京城,远离权力中心!

一旦秦易北上,京城防务空虚,旧勋们便可趁机重新掌控京营,甚至……图谋不轨。

然而,边关军情如火,数十万百姓安危系于一线,社稷江山面临威胁。

身为帝王,他不能因朝堂斗争而置国难于不顾。

秦易站在队列中,面色平静,心中冷笑。

柳彪等人的算计,他洞若观火。

但他更清楚,于公于私,这一仗,他都非去不可。

于公,保境安民,武将之责。

于私,龙禁卫需要真正的战火洗礼。

他秦易的威望,也需要一场决定性的国战来奠定!

京城虽好,但终究是权谋之地,真正的根基和力量,还需在沙场上获取。

这时,忠顺亲王也慢悠悠地开口了。

“皇兄,柳国公言之有理。秦侯爷确是上上之选。况且,秦侯爷刚刚救驾有功,威望正隆,由他挂帅,也能鼓舞边军士气。至于京畿防务……有京营和各府亲军在,皇兄不必过于担忧。”

这话更是将雍和帝架在了火上。

连宗室亲王都这么说了,他若再犹豫,岂不显得不顾大局、猜忌功臣?

雍和帝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向秦易。

“秦爱卿,众望所归,你以为如何?”

秦易出列,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陛下!瓦剌猖狂,犯我疆土,屠我百姓,臣秦易,愿率龙禁卫北上,踏平胡虏,扬我国威!不破瓦剌,誓不还朝!”

他没有丝毫推诿,主动请缨,气势如虹。

这番表态,既彰显了忠勇,也无形中化解了皇帝的些许尴尬,将焦点从朝堂算计拉回到了国仇家恨之上。

雍和帝看着殿下昂藏挺拔、目光坚定的秦易,心中百感交集。

有欣慰,有倚重,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愧疚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