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秦易用过早膳,便去往府中特意为林如海准备的院落拜访。
林如海经过秦易以华佗医术调理,身体已大有好转。
虽不能过度劳累,但精神健旺,思维清晰。
林如海正在书房练字,见秦易到来,便放下笔,示意他坐下。
“林世叔近日气色更好了。”
秦易寒暄道,称呼保持尊敬也不失亲近。
林如海捋须微笑。
“多亏了遇之妙手回春。如今每日看看书,写写字,倒也清净。”
他话锋一转,“听说前两日,又有宵小之辈夜探龙禁卫营地?”
秦易并不意外林如海消息灵通,点头道。
“是理国公府柳豹派的人,已被晚辈处置了。”
林如海沉吟道:“柳豹不足为虑,但其兄柳彪,乃旧勋中坚,在军中颇有影响力。”
“遇之此次雷霆反击,虽震慑了宵小,但也将矛盾更加激化。旧勋集团百年经营,树大根深,遇之还需谨慎。”
“晚辈明白。”
秦易虚心受教,“不知林大人有何见教?”
林如海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旧勋之弊,在于盘根错节,尾大不掉。陛下欲行新政,革除积弊,但他们如同附骨之疽,难以根除。遇之如今是陛下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但刀若只知砍杀,终有卷刃甚至折断之日。”
他顿了顿,继续道:“除了‘破’,更需‘立’。”
“龙禁卫是你的根基,必须牢牢掌握,练成真正的精锐。但仅有一支强军还不够。另外在朝中,也需要盟友,需要能为你发声、分担压力的文官力量”
“在地方,需要财源,需要能支撑你庞大开销的产业;在民间,需要声望,需要让百姓知道,你秦侯爷不仅是战场杀神,更是能带来安定和希望的人。”
秦易认真听着,这正是他近期在思考的问题。
萧何的传承让他具备了“立”的宏观能力。
但具体如何操作,林如海这位老牌政治家的经验至关重要。
“请林世叔指点迷津。”
林如海缓缓道:“盟友之事,急不得,需慢慢物色志同道合、且敢于和旧勋对抗的清廉干吏。”
“财源方面,遇之如今有陛下支持,粮饷暂时无忧,但长远来看,必须有自己可靠的进项。盐、铁、茶、丝,皆是大利所在,但水也极深。你可先从一些不那么引人注目,却又与军需相关的产业入手,比如……军械改良、战马贸易。”
“至于声望,”林如海意味深长地看着秦易。
“待龙禁卫成军,若有机会,不妨主动请缨,剿灭几股为祸地方的匪患,或是在天灾时出力赈济。这些事情,比在朝堂上与人争辩,更能赢得民心。”
秦易深以为然:“世叔高见,晚辈受教了。的确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
与林如海的交谈,总能让他视野更加开阔。
“遇之你年少有为,锐意进取,这是好事。但切记,欲速则不达。有些事,需要水到渠成。”
林如海语重心长。
他欣赏秦易的才能和魄力,也愿意在力所能及时给予提点。
这既是为了报恩,或许,也隐含着一丝对女儿未来归宿的深远考量。
又过了两日。
香菱惦念着平儿连日辛苦,便亲自炖了冰糖燕窝,用食盒提着,往平儿日常处理事务的偏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