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断一点!”姚明在回防时,忍不住低吼了一声。连好脾气的姚明都看出了问题。
麦迪跑过林凯身边,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复杂,有关切,有鼓励,或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上半场比赛结束,火箭队落后了12分。麦迪10投2中,仅得5分。林凯4投1中,2分3助攻2失误。数据惨淡,场面更是难看。双星同时黯淡,球队进攻如同一盘散沙。
中场休息的更衣室,气氛降到了冰点。范甘迪教练没有咆哮,而是用一种冰冷的语调,反复播放着上半场几次失败的进攻回合,尤其是林凯那次被盖帽的镜头,来回播放了三次。
“我们在害怕什么?”范甘迪的声音不高,却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害怕承担责任?害怕配合不好?这是篮球!把该死的球放进篮筐,或者传给位置最好的人!就这么简单!忘记那些该死的头衔,忘记那些期待!打好每一个回合!”
林凯低着头,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教练的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
他确实在害怕,害怕无法胜任新角色,害怕让队友失望,害怕辜负安妮的期待。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束缚了他的手脚,也干扰了【节奏之心】的纯粹。
他闭上眼睛,努力屏蔽外界的噪音,回忆起与安妮练习“磐石守望”时,那种无论外部如何推挤,核心始终稳固的感觉。他的核心是什么?是对比赛的阅读,是精准的传球,是关键时刻的冷静,是【幻影存在】的诡谲,是【节奏之心】的掌控。
这些并不会因为麦迪的回归而消失,反而应该因为压力的分担而更加纯粹地发挥出来。
他需要找回的,不是球权,而是那种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本心、做出最正确选择的自信与果断。
下半场开始,火箭队的第一次进攻。麦迪依旧被重点照顾,他将球回传给林凯。林凯接球,没有立刻传球或投篮,而是运球后撤一步,【节奏之心】全力运转,黄蜂队的防守阵型如同立体图像般在他脑中清晰浮现。
他看到了借助姚明掩护兜出来的巴蒂尔,也看到了弱侧蠢蠢欲动的盖伊,同时感知到麦迪正在向底线移动牵扯防守。
电光火石之间,林凯动了!他没有丝毫犹豫,一个看似要传给巴蒂尔的假动作,骗开了防守重心,随即手腕一抖,篮球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穿越两名防守球员的缝隙,击地后反弹,恰好送到了空切篮下的……查克·海耶斯手中!
海耶斯几乎没反应过来,球就已经到了他怀里,他本能地起身,打板得分!
这个传球选择出人意料!海耶斯并非主要攻击点,但林凯的传球时机和路线选择妙到毫巅,完全利用了对手防守的惯性思维。
进球后,海耶斯都有些不敢相信,他朝着林凯竖起了大拇指。
林凯面色平静,迅速回防。这一次,他没有去看麦迪的反应,也没有去理会观众的呼声,他的全部精神都沉浸在刚才那次阅读与决策的过程中。他找回了那种专注于比赛本身的感觉。
下一个回合,麦迪通过无球跑动获得机会,林凯的传球几乎与他跑位的节奏完美契合,麦迪接球中距离跳投——命中!
虽然麦迪的手感依旧没有完全恢复,但这次流畅的配合,像是一道微光,刺破了压抑的阴霾。
林凯开始更多地用【节奏之心】去调动全队,而不是仅仅专注于与麦迪的连线。他给姚明喂球,给空切的盖伊输送炮弹,甚至和米尔萨普也打成了两次简单的挡拆配合。
火箭队的进攻渐渐有了起色,虽然依旧无法完全扭转劣势,但场面上不再像上半场那样被动和混乱。
林凯的数据在悄然提升,更重要的是,他脸上那种犹豫和迷茫的神情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专注。
最终,火箭队还是在主场输掉了比赛,吞下了四连败。麦迪复出首秀18投仅5中,得到13分。林凯得到11分8助攻,但出现了4次失误。
赛后,更衣室里依旧沉默。失败的苦涩需要时间消化。
林凯洗完澡,坐在衣柜前,看着手机。安妮发来了信息:“看到了下半场的转变,很像‘水之流动’。继续稳住,我的磐石。”
林凯笑了笑,回复了一个“嗯”。
失败很痛苦,磨合很艰难。但经过这一夜的挣扎与摸索,林凯仿佛褪去了一层无形的枷锁。他明白了,与超级球星共存,不是放弃自我,而是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基础上,去适应、去补充、去创造更大的合力。
双星初熠,光芒并未如预期般瞬间照亮夜空,反而经历了短暂的短路与闪烁。
但这并非坏事。这阵痛是必要的淬炼,是为了让未来的光芒更加协调、更加持久、更加不可阻挡。
而林凯,这位休斯顿的幽灵后卫,正在这场淬炼中,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最恰当的那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