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猜是哪个新秀,没人往“林凯”身上想——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早该淡出联盟了。
泰勒的消息是视频过后第三天发来的。就一句话:“那天晚上的事。”语气里的尴尬快从屏幕里冒出来。林凯想了想,回了句“那天之后睡得特别好,谢谢你来看我”——总不能说谢谢她来扶贫激活了自己的天赋。
泰勒没再回,过了两天却发来段音频,是段没填词的旋律,钢琴弹的,节奏忽快忽慢。
林凯戴着耳机听,忽然愣了——那段旋律的起伏,竟和他水下康复时的划水节奏一模一样。
他回了句“中间停顿的地方,像突破时的变向”。没过多久泰勒回复:“你居然能听出来?”林凯没解释,只说“感觉对了”。后来泰勒又发过几次片段,每次他都能从旋律里摸到熟悉的节奏——有时是运球的频率,有时是急停的顿挫,泰勒总说他的感受“比编曲师还准”。
这段时间里,允儿是他最稳的支撑。每天晚上视频通话,允儿总拿着手机在练习室转,给她看练舞的镜子,说今天学了个新动作;有时又坐在化妆间里,边涂口红边说今天拍广告的趣事。
林凯没提泰勒的事,也没说康复里的奇遇,就听她讲,偶尔说两句训练的事。有次允儿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盯着屏幕里她的笑脸,说:“等我能打比赛了,第一时间去韩国看你。”允儿眼睛亮起来,说“我等你”,语气软得像棉花。
六月底的时候,约翰说时机差不多了。夏季联赛要开始,各队都在找替补控卫,尤其是重建队和缺控卫的球队。
林凯点了头,让约翰把试训邀请发出去——没挑球队,联盟三十支队伍都发了,附了段剪辑好的训练视频。
回复来得比想象中少。大多数球队只回了句“会关注”,明显是敷衍;少数几支重建队问了问伤病细节,没了下文。
直到三天后,约翰拿着手机跑进来,声音都在抖:“有三支球队要试训!西雅图超音速、夏洛特山猫,还有……迈阿密热火!”
林凯手里的球顿了一下。热火——刚拿了冠军,莱利那个出了名的“神算子”,居然会要一个大伤初愈、被灰熊放弃的控卫?他想起以前看热火比赛,莱利选人的时候总不按常理出牌,专捡那些“有特点”的球员。
约翰还在旁边说:“热火替补控卫不行,奥尼尔和韦德下场后就乱,他们肯定是想找个能控节奏的……”
林凯没听约翰絮叨,拿起毛巾擦了擦汗。不管莱利打的什么主意,他要的就是个机会——不用多大的舞台,只要能上场,能把自己的节奏亮出来就行。
当天下午他就订了去迈阿密的机票,收拾行李时翻出以前的训练服,摸了摸胸口的号码,忽然想起刚进联盟时的样子。
那时总想着快点打出名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慢下来了,反而摸到了最该走的路。他把训练服叠好放进箱子,又拿起手机给允儿发了条消息:“要去美国试训了,等我消息。”没过几秒,允儿回了个加油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句“我相信你”。
飞机起飞时,林凯望着窗外渐渐缩小的雪山,心里特别静。以前总怕自己像流星,亮一下就没了;现在不怕了——他的节奏不是昙花一现的爆发,是能慢慢熬、慢慢磨的东西。
那个曾经在球场上靠【幻影存在】躲防守的“幽灵”,没消失。他只是在阴影里磨透了自己的节奏,等着上场的那天,把所有的律动,都砸回那个赛场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