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郡城阳谋 瓜分边民(2 / 2)

虽然在居风县內,陆云拥军足有四千。

可对外的名义上,他依旧只有一千奋威军,余下的不过是乡勇罢了。

以一千兵马守御三县,还要挡住扶南国蛮夷的入寇。

这无论怎么看,都是在逼人送死。

看著一脸不满的陆云,穆文涛也知道他们提出的要求有多么的离谱,面色有些訕訕,连忙道:“东主自然知道里面的困难,所以来之前,就已经嘱咐过。

只要陆县尊愿意接受这个方案,那么府衙方面,愿意酌情给一些援助,儘可能的帮居风县渡过难关。

县尊有什么要求,可以在这里跟我提。

回去后,我会告诉东主,请他决断的。”

听到这话,陆云面色才缓了些,挑眉道:“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穆文涛点头:“只要不超过东主的权力界限,都能儘量满足。

“那好。”

见此,陆云也不犹豫,当即开口道:“隆安、均安二县如今是无人之地,想让我守住这两处地盘,总得有人吧

我居风县人口也不多,现有力量只能保住这一县之地,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力兵力,去顾及其他。

所以想让我接手这两县的防务,也行,给我增派人力兵力就行。”

听到陆云要人,穆文涛顿时一脸为难:“我家东主治下,也没多少户口,实在没有余力拨付人力兵力。”

如今的九真郡,若论什么最为宝贵

那么各地府衙,会毫不犹豫的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人口。

经过两轮大规模的裁撤府县之后,原本有七府六十三县的九真郡,便只剩下了三府二十七县之地。

如果算上不会恢復建制的隆安、均安二县,那更是只有二十五县了。

而剩下的三府之地。

北边的长定府,在接收了新兴、武平二府撤回来的百姓之后,人口恢復到了十万之数。

郡城所在的红河府,则是一块肥沃的平原之地,还有一条水量充沛的红河灌溉,向来是九真郡粮仓。

这里的人口也最多。

哪怕经过几年前的战乱,有所折损,红河一府九县之地,余下人口也依旧还有三十万左右。

剩下陆云所在的南靖府,经过了数轮大规模的富户大族迁徙潮后,此前统计的户籍在册人口已然不准。

但按他估算,应该也还剩下了八万人左右。

这八万人中,又有两万人在居风县。

所以能被府衙掌控的人口,便只剩下了六万人。

如此稀少的人口,岑铭正自然不捨得再分出一些,交给陆云这个不怎么听话的“逆贼”了。

“没人没兵,我要隆安、均安二县何用”

陆云听著穆文涛拒绝的话,一脸怒色:“你还搪塞我说没人,难道日南、九德二府撤回来的边民,不是人吗

我可是知道,这两府之地,可是有七万余人要撤回来,安置在南靖府的。

这批人,本官也不多要。

只需让我挑出两万人,编为乡勇,安置在隆安、均安二县屯田守边即可。

居风县可是要承担起抵御扶南国的重任,我也不向岑府尹要粮要餉,只要这两万人,总可以了吧

若连这也给不了,那么本官只是一个小小县令,职责只局限於居风县。

南靖府的边防,岑府尹爱找谁就找谁去吧!”

两万日南、九德的边民,这就是陆云答应接手隆安、均安二县的条件。

要是连这个要求,对方都不能满足,那双方也没必要谈下去了。

隆安、均安二县,谁爱要谁要!

反正陆云是不会拿的。

至於扶南国打过来怎么办

大不了將居风县的百姓迁入大山,有著红岩水关与刚刚组建的东江水师把守,也不用担心別人打进来。

居风县这边,则只在县城留个两三千兵力,陆云亲自固守。

以那些扶南蛮军的战力,除非举国而来,拼著死伤上万人的代价,否则也奈何不了此城。

有著这条退路,陆云还真不怎么怕扶南蛮军。

可他不怕,南靖府、乃至於九真郡,便未必了。

没了居风县挡在前面,扶南蛮军將能大举入寇南靖府,甚至杀入红河平原,威胁到郡城安危。

这是动摇整个九真郡根基的事情。

更是能影响南靖府的存亡。

陆云有著退路,能赌。

但岑铭正可没有。

所以见他隱隱有著掀桌子摆烂的趋势,穆文涛连忙安抚道:“陆县尊、陆县尊,万事可以商量,何必发怒

不就是两万人吗

这事我回去后就和东主说,想来东主也不会拒绝的。

咱们慢慢谈————”

听到这话,陆云脸色总算好了许多:“这才像话嘛。”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