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责天纪 > 第319章 四人小队的第一次训练

第319章 四人小队的第一次训练(1 / 2)

晨训的校场像被点燃的熔炉,长戈碰撞的 “锵锵” 声脆如裂玉,箭矢破空的 “咻咻” 声锐似惊雷,两股声响交织在一起,震得空气都在微微发颤,裹着肃杀之气,漫过每一寸夯实的土地。

刘青远握着林月萱的刀鞘,指尖能触到粗布包裹下的铁凉意,他轻轻将人拉到靶场边缘的空地 ——

这里避开了操练的人群,只有几株枯木斜立,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

他指着她的手腕,语气带着老兵的认真:

“你这握刀姿势偏了,虎口得再收紧点,不然劈砍时力道卸得快,容易脱力。”

说着,他抬手就要去调整她的手腕,指腹带着常年握兵器的厚茧,刚要碰到她的袖口,却被林月萱猛地往后一撤,硬生生避开。

林月萱的动作又快又急,像受惊的鹿,连带着腰间的短刀都晃了晃,刀鞘撞击着髋骨,发出轻微的 “咔嗒” 声。

她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刻意避开刘青远的目光,声音比之前更冷了些,像淬了晨露的冰:

“我自己来。”

心底早已警铃大作,密密麻麻的慌意顺着脊椎往上爬 ——

左手腕内侧有块细小的疤痕,是小时候学绣花时被银针扎的,虽不明显,可若是被人仔细打量,总能看出几分女儿家的细腻痕迹;

更别说左肩的旧伤,是上次被护国军追兵的长刀划的,伤口虽浅,却最怕用力触碰,稍一牵扯就疼得钻心,一旦露馅,她女扮男装潜伏军营的事,怕是立刻就要败露。

她攥着刀柄的指尖微微泛白,刻意将左手往身后藏了藏,借着转身的动作调整姿势,后背却已渗出细密的冷汗,混着晨训的热气,黏在粗布军装上,透着说不出的紧绷。

刘青远的手僵在半空,指尖还残留着空气的凉意,像刚碰过晨露未散的草叶。

他愣了愣,眼底闪过一丝错愕,随即挠了挠头,玄甲的冷硬在这动作里柔和了几分,讪讪地收回手,笑着打圆场:

“也行,你慢慢琢磨,力道得自己悟才顺手。要是握累了,或者劈不准,随时喊我,别硬扛。”

说完,他没再多停留,转头看向靶场另一侧的曲祎辰。

那小子缩在角落,像只被风吹得蜷缩的枯叶,怀里抱着弓箭,箭杆歪歪扭扭,连弓弦都没搭稳。

刘青远大步走过去,脚步声踩在碎石地上,带着老兵的沉稳。

“曲兄弟,别缩在那儿呀,我教你搭箭。”

他拿起一支箭,指尖捏着箭尾的羽毛,语气放得格外柔和。

“你看,手指得扣在弓弦三分之一处,这样发力才匀,箭才飞得稳……”

说着,他伸手想把箭递到曲祎辰手里。

可曲祎辰见他走近,像受惊的兔子似的猛地往后缩了缩,后背几乎贴紧了靶位的木柱。

怀里的弓箭 “哗啦” 一声掉在地上,箭支滚落一地,有的滚进了草窝,有的撞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响。

他慌忙蹲下去捡,手指抖得厉害,指尖碰倒了好几支箭,好不容易才抓牢一支,掌心的汗把箭杆浸得发潮。

费劲地把箭搭在弓上,他咬着牙拉弦,胳膊抖得像筛糠,弓弦只拉开一半就再也扯不动。

“咻” 的一声,箭矢歪歪扭扭地飞出去,擦着靶边掠过,带着一股无力的弧度,“噗” 地扎进了旁边的草堆里,连靶纸都没碰到。

曲祎辰的头埋得更低了,额前的碎发遮住了脸,肩膀微微耸动,像做错事的孩子,连捡箭的勇气都没了,只死死攥着手里的弓,指节泛得青白。

刘青远无奈地叹了口气,刚要弯腰帮曲祎辰捡箭,眼角的余光却被不远处的身影勾住。

陆云许正站在十步外的箭靶前,左手稳持长弓,手肘微微下沉,右手三指轻扣弓弦,指尖贴着箭尾的白羽,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滞涩,仿佛他与手中的粗制弓矢本就浑然一体。

“咻 ——”

箭矢破空的锐响清脆利落,带着一股暗藏的劲道,稳稳钉在靶心的红圈中央,箭尾兀自微微颤动,带动靶纸泛起细碎的涟漪。

周围几个新兵见状,下意识停下动作,眼神里透着几分惊讶 ——

这距离对新兵来说不算近,能如此精准射中靶心的,实属少见。

旁边一个矮壮的新兵急于表现,拉弦时太过用力,身子猛地一晃,差点往前栽倒,手里的弓也歪了方向。

陆云许眼疾手快,伸右手轻轻扶住他的弓臂,指尖发力恰到好处,既稳住了对方的身形,又没有显露半分灵力波动,声音平稳得像无风的湖面:

“慢慢来,别用蛮力,弓弦要顺着臂力走。”

那新兵愣了愣,顺着他的力道调整姿势,果然觉得稳妥了许多,连忙点头道谢。

刘青远挑了挑眉,虬结的眉峰微微扬起,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这陆尘平日里话少得像块闷石头,没想到箭术竟这么扎实,连待人都透着股沉稳细心,哪像是他自己说的 “散修而已”?

他心里暗自嘀咕:

这小子怕不是藏了拙,说是散修,可这准头、这发力的分寸,倒像是练了多年的老手,比营里好些老兵都稳。

但转念一想,军营里本就藏龙卧虎,说不定真是人家天赋异禀,天生就吃当兵这碗饭。

这么想着,他便没再多深究,只笑着摇了摇头,转身重新看向蹲在地上捡箭的曲祎辰,语气依旧温和:

“来,我帮你,咱们一步步来,不急。”

日头渐渐爬高,将晨雾彻底驱散,阳光透过校场边的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带着灼人的暖意。

……

晨训休息的号角终于吹响,像一根松脱的弦,瞬间卸去了校场的肃杀,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散开,或瘫坐休息,或取水擦汗,喧闹声渐渐漫开。

林月萱避开人群,寻了处枝叶茂密的老槐树下,靠着粗糙的树干坐下。

槐树的浓荫像一把撑开的伞,隔绝了大半烈日,风穿过枝叶,带来细碎的凉意。

她从怀里摸出个巴掌大的小布包,布料磨得发旧,上面绣着一朵早已褪色的小雏菊 ——

那是她母亲留的遗物。打开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蒲公英和艾草,叶片蜷缩着,带着淡淡的草药香,是她之前逃到破庙时,在山边趁着夜色采的,晒干后藏在怀里,比军营发的苦楝叶好用得多,既能消炎,又能镇痛。

她警惕地扫了眼四周,见没人留意这边,才悄悄撩起左边的袖口。

半截浅灰色的绷带露了出来,边缘已经被暗红的血渍浸透,晕开一小片暗沉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