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在大明当贪官 > 第273章 低语回响、镜像陷阱与孢子溯源

第273章 低语回响、镜像陷阱与孢子溯源(1 / 2)

“熵裔”的镜面舰船如同受惊的水母,瞬间将所有外部信息接收阵列的灵敏度降至最低,并启动了最高级别的信息隐匿模式。那来自星云深处、与“虚空低语者”传说特征相似的古老扰动,虽然只出现了一瞬,却足以让他们将风险等级提升至最高。

“虚空低语者”——在他们的远古数据库碎片中,那并非一个具体的文明或实体,更像是一种宇宙现象的拟人化描述,指代那些在现实结构薄弱处、通过信息层面传递其存在的、无法理解其本质与目的的古老意识残留。它们通常与宇宙早期的重大创伤性事件相关,其“低语”本身就可能携带足以扭曲逻辑、引发认知灾难的信息病毒。

“悖论之种”信标散发出的独特信息“气味”,竟然可能吸引了这种层次的存在?

“终止对‘悖论之种’的主动信息采样。转为绝对被动记录模式。”“熵裔”迅速做出了最谨慎的决定。他们不再试图分析信标内部的结构变化,而是仅仅记录其整体的能量辐射强度和频率波动,如同地质学家记录一座火山的脉搏,却不再分析其喷发出的气体成分。

同时,他们调动了舰船百分之七十的计算资源,开始对刚才捕捉到的那一丝古老扰动进行回溯分析和模拟推演。他们需要确认那是否真的是“虚空低语者”的痕迹,以及,它是否对“悖论之种”或者他们自身,表现出了任何形式的“兴趣”。

星云的深邃黑暗中,一场更加隐秘、更加危险的观察与反观察,在信息层面无声地展开。

---

“深红研究所”在遭遇惨重失败后,并未放弃,而是陷入了战略层面的激烈争论。强硬派主张动用禁忌级别的武器,哪怕冒着彻底毁灭目标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现实崩溃的风险,也要在其完全成长起来前将其抹除。保守派则坚持认为,与一个能够定义局部现实规则的存在进行武力对抗是自杀行为,必须回归最基础的观察和研究,寻找其规则体系中的“漏洞”或“偏好”。

最终,一个折中的、更加隐秘和阴险的计划获得了通过——代号“心智之镜”。

该计划放弃了所有物理层面的接触和强攻,转而利用研究所最前沿的意识科学与信息操控技术。他们将动用一种实验性的、能够模拟和放大特定情感与思维模式的“共情矩阵”,尝试与目标领域内可能存在的、残存的“意识碎片”(他们推测那苍白火焰可能与皓月或“守望者”的意识残留有关)进行非强制性的情感共鸣。

他们不寻求控制,不寻求沟通,只寻求理解。他们要像调试收音机一样,调整“共情矩阵”的频率,尝试捕捉并放大目标领域中可能存在的悲伤、愤怒、困惑、或者……那一丝被记录下来的、源自“守望者”烙印的“希望”。他们相信,任何意识,无论其形态如何,其情感底层逻辑都存在可被理解和利用的模式。

一旦能够建立起稳定的情感共鸣通道,他们就能像心理侧写师一样,逆向推导出目标的部分“思维”方式、潜在动机乃至可能的弱点。

这是一场在意识层面的渗透,风险同样巨大。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操作者的意识被目标领域那充满错误逻辑的思维漩涡所吞噬、同化,或者引发目标更加激烈和不可预测的反应。

但相比物理层面的对抗,这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能取得进展的途径。

“心智之镜”项目被列为最高优先级,大量的资源和顶尖的意识科学家被调集起来,开始在远离凯尔伯斯残骸带的一个高度隔离的实验基地中,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工作。他们需要首先解析从“掘金人号”和自身失败行动中获取的、所有关于目标能量特征和精神波动的数据,构建出初步的“情感频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