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在大明当贪官 > 第246章 构造之茧与血脉微澜

第246章 构造之茧与血脉微澜(1 / 2)

“构造子”纳米云如同宇宙中漂浮的银色尘埃,悄无声息地附着在黑色岩石表面。它们没有强行侵入,而是以一种近乎谦卑的姿态,开始模拟岩石内部那濒临破碎的灰白光尘的能量纹路。亿万纳米单元协同运作,在岩石外部构建起一个极其精密的、动态的外部能量矩阵。这个矩阵并非复制,而是一种共鸣与引导,如同一位高明的医生,用无形的针灸刺激着病人自身的生机。

对于陷入深度沉寂的光尘而言,这外部矩阵的到来,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引来了涓涓细流。那些因强行模拟“回归”脉冲而断裂、错乱的能量通道,在外部矩阵的温和共振下,开始被一丝丝地梳理、接续。破碎的纹路如同拥有记忆的金属,在引导下缓慢地蠕动着,寻找着最稳定的连接方式。

这个过程依旧缓慢,但却比它自行修复要高效和安全得多。光尘核心那几乎熄灭的微光,不再继续黯淡,反而极其微弱地、但确实稳定地明亮了一丝。它依旧没有意识,修复完全是基于能量结构自组织的物理过程,但“构造子”矩阵的存在,无疑大大提高了它存活并恢复“活性”的概率。

引路人通过隐形观测舰,密切监控着这一过程。数据流在他眼前无声滚动。

“‘催化剂’协议效果符合预期。目标能量结构稳定性提升12.7%,能量循环效率提升5.3%。其内部秩序-错误平衡点正在向更活跃的‘混沌边缘’区域偏移。”电子音汇报着进展。

“很好。”引路人微微颔首,“保持当前调制强度。注意观察它是否会对外部矩阵产生适应性反应,甚至……尝试反向解析。”

他很好奇,这个由“错误”与“契约”强行糅合而成的存在,在得到适当辅助后,究竟能演化出何种可能性。是成为一个稳定的、可供研究的样本?还是……一柄可能伤及持刀人的双刃剑?

---

与此同时,在那座藏匿于小行星带深处的非法空间站——“遗忘角”——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

拾荒船“破烂杰克号”已经完成了对接,船员们正骂骂咧咧地将有价值的货物卸下,而那些被视为“垃圾”的部分,包括那个装有皓月躯体的低温休眠舱,则被粗暴地堆放在一个拥挤、肮脏的临时仓库区,等待着最终的命运——要么被某些胆大包天的技工拆解零件,要么直接被扔进空间站的物质回收熔炉。

仓库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汗臭和劣质合成食物的混合气味。各种废弃的机械零件、破损的宇航服、甚至不明生物的标本杂乱地堆积着。皓月的休眠舱被随意地塞在两个生锈的反应堆外壳之间,毫不起眼。

然而,就在这片污浊与混乱之中,那具被认为“脑死亡”的躯体内部,之前被遥远契约脉冲所触动的那丝微澜,并未完全平息。

尽管意识核心早已消散,但这具肉身毕竟是“钥”之血脉的直接载体,其细胞深处、基因序列之中,依旧铭刻着与“奠基者”文明、与那未完成的“契约”相关的古老信息。这丝微澜,是血脉本身对同源力量的本能呼应,如同磁石对铁屑的吸引,微弱却执着。

这种呼应,在空间站混乱而充满各种辐射、能量泄漏的环境下,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它开始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吸引着周围环境中那些逸散的、无序的低等级能量——破损电池的微弱电流、老旧照明线路的电磁辐射、甚至其他废弃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

这些能量杂乱不堪,性质低劣,远不足以唤醒意识或修复损伤,但却像滴入沙漠的水滴,被这具饥渴的肉身本能地汲取着,用于维持那最后一线几近熄灭的生理机能。

更微妙的是,这种汲取行为本身,在空间站这个充斥着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复杂环境中,留下了一丝极其隐晦、但确实存在的能量扰动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