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按妈妈说的摆好道具,顾沉舟举着相机,爸爸则在旁边用小镜子反射光线,让手帕上的蝴蝶绣更显立体。“完美!”妈妈看着镜头里的画面,“手帕的蝴蝶像要飞到帆布包上,客户看到肯定会喜欢这套搭配,说不定还会一起买。”
下午,一家人去太湖边拍逆光樱花。夕阳西下时,太湖的水面泛着金红的光,樱花在逆光中透着浅粉的轮廓,像画里的场景。苏晚坐在湖边的石头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记录灵感:“帆布包的侧兜可以加个小挂环,挂个樱花形状的小坠子,跟逆光的樱花呼应。”
顾沉舟坐在她身边,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这个主意好,小坠子用亚克力的,轻还不容易碎,客户背着也方便。咱们回去就跟厂家说,加个小坠子,成本不高,还显特色。”
爸爸则举着相机,对着逆光的樱花拍个不停:“你们看这光影,落在帆布包上肯定好看,我拍点空镜,给宣传视频当开头,先展示太湖的樱花,再引出帆布包,过渡更自然。”
妈妈在旁边捡了几片完整的樱花花瓣,小心翼翼地夹进苏晚的笔记本:“这些花瓣压平了,以后可以当设计素材,印在便签纸上,客户用的时候还能闻到樱花的淡香。”
晚上回到民宿,苏晚跟小林视频分享当天的素材。小林看着镜头里的樱花和帆布包,兴奋得直拍手:“晚姐!太好看了!尤其是逆光拍的那组,帆布包像融在春天里,我现在就开始做宣传图,保证把春天的温柔感做出来!”
“辛苦你了,”苏晚笑着说,“咱们明天去拙政园拍海棠,你要是有时间,也想想宣传语,比如‘把春天装在包里’,既简单又好记。”
挂了视频,一家人坐在民宿的院子里,围着石桌喝海棠茶。院子里的海棠花在灯光下泛着浅红,远处的太湖传来隐约的水声,像在为春天伴奏。
“明天拍海棠的时候,”爸爸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咱们可以拍个小短片,让晚晚拿着帆布包在海棠树下走,我跟沉舟负责拍,妈妈负责撒花瓣,像小电影一样,肯定能吸引年轻人。”
“好啊!”妈妈立刻响应,“我明天多捡点花瓣,提前放在袋子里,等拍的时候慢慢撒,别撒太多,显得自然。”
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看着家人热烈讨论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她忽然明白,所谓“好的设计”,从来不是孤零零的作品,而是藏在“一起赴春”的时光里——是晨雾中递来的热豆浆,是逆光下调整的相机角度,是笔记本里夹着的樱花瓣,是家人围坐时聊起的小创意。这些温暖凑在一起,才让设计有了“温度”,让春天有了“记忆”。
顾沉舟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声音温柔得像院中的海棠香:“别想太多,好好休息,明天还有硬仗要打。等拍完海棠,咱们的春系列素材就齐了,回去就能推进生产,说不定还能赶在樱花谢之前,让客户背上咱们的帆布包。”
苏晚点点头,抬头看向夜空——星星挂在墨蓝的天上,院子里的海棠花轻轻晃,帆布包样品放在石桌上,浅粉的底色在灯光下泛着暖光。她知道,这场苏州的春之旅,不仅是为设计收集素材,更是为“幸福”收集片段——这些片段会像樱花一样,落在记忆里,也落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提醒她:最好的时光,是和爱的人一起,把春天的温柔,熬成岁月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