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晨雾还没散,樱花大道就浸在一片浅粉的柔光里。苏晚蹲在樱花树下,手里举着帆布包样品,浅粉的帆布与枝头的樱花相映,花瓣上的透空绣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撒了把细碎的星光。
“再往左挪一点,”顾沉舟举着相机,指尖轻轻调整角度,“让樱花枝挡住帆布包的边角,这样拍出来像包‘长’在樱花里,更自然。”
苏晚听话地调整姿势,刚稳住手,就感觉肩头多了件外套——是顾沉舟的浅咖色外套,还带着他的体温。“早上雾凉,别冻着,”他弯腰帮她把外套领口扣好,“你昨天说透空绣要拍光影效果,现在晨雾散了点,光线正好,咱们抓紧拍。”
爸爸扛着三脚架走过来,手里还拎着个小喷壶:“我刚在旁边的花店借了点水,给樱花喷点雾,拍出来更水灵,像刚下过小雨。”他对着枝头的樱花轻轻喷了两下,水珠挂在花瓣上,在晨光里泛着亮。
妈妈则拎着保温桶跟在后面,掀开盖子,热豆浆的香气就飘了过来:“拍了半天肯定饿了,先喝杯豆浆垫垫。我在里面放了点桂花蜜,甜不腻,还能暖身子。”
苏晚接过豆浆,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她看着眼前的场景——顾沉舟专注地调相机参数,爸爸仔细地给樱花喷水,妈妈温柔地递上热饮,晨雾中的樱花像被施了魔法,连空气里都飘着“用心”的甜。
“你看这个角度,”顾沉舟忽然喊她,镜头里的帆布包半掩在樱花间,透空绣的光斑落在包身,浅粉的底色衬得樱花更柔,“这样拍出来,客户肯定会觉得‘这包就该春天背’。”
苏晚凑过去看,眼眶忽然有点热——从秋系列的台历到春系列的帆布包,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家人的支持:爸爸找的棉麻料、妈妈绣的手帕、顾沉舟磨的角度,这些细碎的温暖,比任何设计技巧都让作品有“魂”。
正拍着,爸爸忽然蹲下身,对着一朵半开的樱花举起微距镜头:“你们看这花瓣的纹路,像不像你帆布包上的绣线?我拍下来给你当参考,以后绣线的密度就能按这个来,更贴近自然。”
苏晚赶紧凑过去,镜头里的樱花花瓣脉络清晰,细得像妈妈手帕上的针脚。“太像了!”她掏出随身笔记本,快速画下纹路,“以后透空绣就按这个比例,不疏不密,刚好能透出光,还不勾丝。”
顾沉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你这笔记本都快成‘灵感本’了,上次苏州秋景的银杏纹路,这次樱花的脉络,都记在上面,比设计软件还管用。”
拍完樱花大道,一行人回民宿休息。老板阿姨早已煮好了海棠茶,浅粉的海棠花浮在茶碗里,香气清雅。“我刚在院子里摘的海棠,”她笑着把茶碗递过来,“你们拍了一早上,喝口茶解解乏。对了,院子里的石桌我擦干净了,你们要是拍手帕特写,放上面正好,背景就是海棠树。”
妈妈眼睛一亮,赶紧拿出樱花手帕:“我正想拍手帕跟帆布包的搭配,石桌当背景太合适了!晚晚,你把帆布包放在旁边,手帕铺在上面,我来摆花瓣,肯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