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檐下的春联(2 / 2)

杨浩宇被孩子们吵得头疼,却笑得合不拢嘴,手里的毛笔龙飞凤舞:“都有都有,先排队!谁再闹,就给谁家写‘调皮捣蛋’!”

苏婉清在一旁裁纸,红纸上落着细碎的金粉——是她早起磨的,把去年剩的金箔剪碎了,混在面粉里,洒在纸上亮晶晶的。她看着杨浩宇被孩子们围着,鼻尖冻得通红,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忽然想起刚认识他那年,他也是这样,在祠堂帮老人写春联,写坏了三张纸,急得直冒汗。

“婉清婶,你看杨叔写的‘虎虎生威’,虎字的尾巴像条蛇!”有孩子指着春联笑,苏婉清走过去一看,果然,杨浩宇为了赶速度,把虎字的竖弯钩写得太飘,真有点像蛇。

“这叫‘灵蛇伴虎’,更吉利。”她笑着圆场,偷偷用指尖戳了戳杨浩宇的腰,“认真点,别教坏孩子。”

杨浩宇反手握住她的手,在她掌心挠了一下,眼底藏着笑。阳光照在红纸上,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地上,像幅歪歪扭扭的画,被孩子们的脚印踩得七零八落,却格外热闹。

写得累了,杨浩宇就喊苏婉清替他。她的字娟秀些,却带着股韧劲,孩子们都夸“婉清婶的字像春天的草,看着软和,根扎得深”。杨浩宇蹲在一旁给孩子们分糖糕,听着这话,比自己被夸还得意,时不时插一句“那是,我媳妇啥都厉害”。

傍晚时,院里的春联已经堆成了小山。有孩子的家里来取春联,都提着年货当谢礼——李家的腊肉,王家的年糕,张家的新酿米酒,很快就把八仙桌摆得满满当当。

杨浩宇拎着米酒往屋里走,忽然被苏婉清拽住。她指着屋檐下:“你看,孩子们把咱写的‘平安’牌挂在那儿了。”

抬头一看,那块用银粉写的木牌,被孩子们系了红绳,挂在最显眼的檐角,风一吹,银粉在夕阳下闪着光,像落了星星。

“还挺会选地方。”杨浩宇笑着,忽然咳嗽两声——大概是冻着了。苏婉清赶紧拉他进屋,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的糖糕:“快吃点甜的暖暖。”

屋里的火盆正旺,砚台里的墨已经冻成了块,红纸上的字迹却越发鲜亮。杨浩宇咬着糖糕,看苏婉清把写好的春联分类,忽然说:“明年咱多备点金粉,给孩子们写‘金榜题名’。”

“好啊。”苏婉清把最大的一副春联叠好——是留给自家大门的,上联“春到人间皆锦绣”,下联“福临门第尽辉煌”,横批“家和业兴”。她摸着纸边,忽然觉得这粗糙的红纸,比绸缎还珍贵。

窗外的风还在刮,却刮不散屋里的墨香和甜气。檐下的“平安”牌轻轻晃着,像在说:这世上最好的春联,从来不是辞藻多华丽,而是写的人用心,看的人暖心,把一年的盼头,都写进红纸上的笔画里,贴在门楣上,等着春风一吹,就长出满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