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雪融后的脚印(1 / 2)

育苗棚的塑料布上凝结着一层薄冰,晨光透过冰花折射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婉清蹲在育苗盘前,指尖轻轻拂过“寒育一号”的新叶,叶尖上还挂着颗水珠,颤巍巍的,像谁不小心撒落的星星。

“你看这叶筋,”她抬头朝杨浩宇招手,声音里带着点雀跃,“比昨天硬挺多了,绒毛都竖起来了,这是在使劲扎根呢。”

杨浩宇凑过去看,果然见那些嫩绿色的叶片上,细密的绒毛根根分明,像裹了层细纱。他想起苏婉清昨天带来的东洼黑土,掺了土的育苗盘里,根系正沿着盘壁悄悄蔓延,白色的须根像绣花线似的,在黑色的土壤里织出张细密的网。

“赵刚呢?”苏婉清往棚外望了望,雪停后的晨光把天地都染成了淡金色,却没见着那个总爱咋咋呼呼的身影。

“去捡柴了,”杨浩宇往灶膛里添了块劈柴,火星子“噼啪”溅起,“说要给你烧点热乎的玉米糊糊,昨天看你总往手上哈气。”

苏婉清的耳尖悄悄红了,她转过身去整理育苗盘,声音低了些:“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我不冷。”话虽这么说,手指却不自觉地摩挲着林默昨晚给她戴上的棉线手套——手套上还沾着点东洼的黑土,带着股阳光晒过的味道。

棚外传来赵刚的吆喝声,他扛着捆干柴大步走进来,棉帽上的雪簌簌往下掉:“苏姐,杨哥,快看我捡着啥了!”他把柴捆往地上一放,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几个冻得硬邦邦的苹果,表皮上还结着层白霜。

“这是供销社王大姐给的,”赵刚搓着手笑,“说这叫‘冻秋梨’,化了吃比新鲜的还甜。我想着苏姐肯定没吃过,特意给你留着。”

苏婉清拿起一个冻苹果,冰得手指发麻,却舍不得放下:“在东洼只见过冻柿子,这苹果冻了真能好吃?”她把苹果往暖风机旁边放了放,“等化了咱们分着吃。”

林默抱着记录本跑进来,鼻尖冻得通红:“杨哥,苏姐,测了温度!棚里现在十八度,比昨天高了三度呢!”他把温度计举到两人面前,红汞柱稳稳地停在刻度线上,“外面的雪开始化了,屋檐滴的水都能听见响。”

果然,棚外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像谁在拨弄琴弦。杨浩宇走到棚门口,推开条缝往外看,雪水顺着棚顶的塑料布往下淌,在地上积成个小小的水洼,倒映着淡蓝色的天。远处的田埂上,有串新鲜的脚印,从公路一直延伸到育苗棚,脚印边缘已经有些融化,显得软乎乎的。

“谁来过了?”他回头问赵刚,那串脚印看着有些眼熟,鞋码和步幅都像是……

“是王大爷!”赵刚一拍大腿,“刚才在路口碰见他,说给咱送点新磨的玉米面,还问苏姐要不要捎点回东洼。我让他放路口了,想着吃完早饭去取。”

苏婉清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我去吧,正好活动活动。”她把棉线手套摘下来,叠好放进布包,“你们看着苗,我去去就回。”

杨浩宇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雪地里,脚印踩在融化的雪水里,留下串浅浅的水印。林默突然凑到他身边,小声说:“杨哥,你看苏姐的脚印,是不是和你上次去东洼看到的一样?都是脚尖朝里,踩着特别轻。”

他愣了一下,想起上次去东洼换麦种,确实在苏婉清家的菜园里见过类似的脚印,当时还以为是她总蹲在地里干活,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此刻看着雪地上那串渐行渐远的脚印,突然觉得,那更像是怕踩坏了什么似的,每一步都透着小心翼翼的温柔。

“杨哥,你看这苗!”赵刚的声音把他拽回神,只见育苗盘边缘的土里,冒出点嫩黄色的芽尖,比“寒育一号”的颜色浅很多,像抹了层黄油,“这是啥?难道是土里带的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