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宇把《邪术密典》摊在桌上时,晨光正透过窗棂斜切进来,在泛黄的纸页上投下明暗交错的纹路。他指尖划过那些扭曲的符文,忽然停在一处——某页边角有个极淡的墨点,形状像片枫叶,和老周日记里夹着的那片干枯枫叶几乎重合。
“赵队长,你来看。”他招呼刚进门的赵刚,“这密典不是原版,是手抄本。”
赵刚凑近了看,只见纸页边缘有细微的毛边,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反复描摹所致。“手抄本?那原版在哪儿?”
“不知道,但抄书人肯定和老周有关。”杨浩宇翻到最后几页的手写笔记,“你看这字迹,虽然刻意写得潦草,但转折处的习惯和老周日记里的一模一样。”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李教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文件:“浩宇,昨天石室里的吸魂石检测结果出来了。”他把报告放在桌上,镜片后的目光闪了闪,“成分很奇怪,里面除了矿石,还有……人类的骨粉。”
杨浩宇心头一沉。密典里恰好有篇《炼魂术》,说吸魂石需以血亲骨粉养三年,方能成器。“老周的儿子……”
“勘探队档案里有记录,”李教授推了推眼镜,“老周儿子叫周明,当年在雪山失踪,遗体一直没找到。”
赵刚猛地拍了下桌子:“难道老周……”
“他不会。”杨浩宇摇头,“老周日记里写着‘儿子的骨头该埋在雪山上’,他不会把儿子的骨粉用来炼这种邪物。”
李教授突然说:“我让人查了石室的碳十四检测,那些刻痕有二十年了,和周明失踪的时间对得上。”
二十年?杨浩宇愣住了。老周这几年才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若二十年前就布下阵法,未免太沉得住气。他重新翻检密典,突然发现某页空白处有行用铅笔写的小字,被墨迹盖住了一半:“代笔人……不可信……”
“代笔人?”赵刚皱眉,“难道这手抄本不是老周自己抄的?”
杨浩宇忽然想起仓库石壁上的刻痕——那些痕迹杂乱无章,像是故意模仿某种笔迹,却在拐角处露出了截然不同的力度。“是两个人!”他豁然开朗,“有人模仿老周的字迹抄了密典,还故意在石壁上刻痕栽赃,老周发现了,才在密典里留下提醒。”
这时,基地的通讯员跑进来:“杨同志,李教授,后山发现个新的山洞,里面有具骸骨!”
三人赶到后山时,法医正蹲在洞口拍照。骸骨被裹在件褪色的勘探队制服里,胸前别着的徽章还能看清编号——和周明档案里的一致。
“骸骨旁边有这个。”法医递过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装着半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队长拿周明的骨头去炼石了,他说这是‘龙气’的引子……我要阻止他。”
“队长?”杨浩宇看向李教授,“当年的勘探队队长是谁?”
李教授脸色微变:“是……是我师兄,王坤。他五年前说是去国外考察,之后就没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