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 > 第26章 灌浆孕实,风雨同舟

第26章 灌浆孕实,风雨同舟(1 / 2)

入伏后的北大荒,像被扔进了蒸笼。试验田的稻穗已抽出大半,沉甸甸的穗轴压得稻秆微微弯曲,青绿色的谷粒正在灌浆,饱满得像要撑破外壳。杨浩宇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触稻穗,能感觉到里面流动的浆汁,带着生命膨胀的张力。

“照这势头,再有二十天就能蜡熟了。”他抬头对苏婉清说,额前的汗珠滴落在泥土里,洇出小小的湿痕,“就是这几天的高温得留意,灌浆期怕干旱。”

苏婉清正用温度计测量水温,闻言眉头微蹙:“水渠的流量够吗?我看西边那几亩有点缺水,稻叶都打卷了。”她把记录册递过来,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日的气温、水温、土壤湿度,“李教授说高温天要早晚浇水,避开正午,不然会伤根。”

“我让林文轩他们调整闸门,今晚就多放些水。”杨浩宇站起身,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知何时起了层薄云,太阳躲在云后,却更显闷热,“就是怕这云是雨兆,灌浆期淋雨容易倒伏。”

话音刚落,西边的天际突然暗了下来,风卷着尘土掠过田野,稻苗被吹得东倒西歪。林文轩举着草帽跑过来,声音被风吹得发飘:“浩宇哥!要下雨了!气象站说有雷阵雨!”

杨浩宇心里一紧,立刻喊道:“快!拿绳子和竹竿来,给洼地的四号稻苗打桩!”他最担心的就是“沪粳四号”,穗大粒满,最容易被风雨摧折。

知青们和职工们纷纷扔下农具,回家取来竹竿和麻绳。杨浩宇带头跳进田里,踩着泥泞把竹竿插进稻丛间,苏婉清则指挥着大家用麻绳将稻秆拢在一起,绑在竹竿上,形成一个个稳固的三角架。

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时,他们刚绑完最后一片稻田。雨水混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苏婉清的蓝布衫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却还在清点着竹竿数量:“东边那片还差五根,我去仓库拿!”

“我去!”杨浩宇一把拉住她,把草帽往她头上按,“你在这儿看着,别让绳子松了。”他转身冲进雨幕,泥水溅得满身都是,背影在白茫茫的雨帘里显得格外挺拔。

苏婉清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又暖又急。她赶紧组织大家检查绑扎的稻秆,发现有几处绳子被风吹松了,立刻重新系紧。雨点噼里啪啦打在稻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绑在竹竿上的稻丛却稳稳地立着,像一排排坚守阵地的士兵。

杨浩宇扛着竹竿回来时,浑身都在滴水,裤脚还缠着水草。他顾不上擦汗,立刻和大家一起加固剩下的稻苗。苏婉清递过块粗布巾,想帮他擦脸,却被他笑着躲开:“不用,雨水洗得凉快。”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放晴时,天边挂起了彩虹,试验田的稻苗虽然有些歪斜,却没有大面积倒伏。杨浩宇踩着湿漉漉的田埂检查,看到被竹竿护住的稻丛几乎完好无损,长舒了一口气。

“多亏了你们连夜加固。”李教授不知何时来了,站在田埂上,看着整齐的竹竿架连连点头,“这办法好,既不损伤稻秆,又能抗风雨。我回去就让其他农场学着做。”

苏婉清正蹲在田里,小心翼翼地把倒伏的稻苗扶起来,用泥土压实根部。她的布鞋沾满了泥浆,手指被稻叶划出道道红痕,却毫不在意:“这些稻苗还能救,只要根没断,灌浆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