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迎接新生(2 / 2)

这一幕,被旁边的其他新生和家长看在眼里,对这位沉稳可靠的“晓阳师兄”顿时心生好感。

办理入学手续的过程,繁琐而耗时。 教务处门口排起了长龙,收费处窗口人头攒动,物资领取点更是堆满了行李。

詹晓阳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和条理性。他让詹清容主要负责在摊位留守和安抚后续到来的新生及家长,自己则化身“全程导览”。

“阿伟,我带你和阿姨先去教务处缴费报名,行李可以先放着,有师姐帮忙看着,没事。”

拿到表格后,他就领着新生去收费处缴费。他熟悉哪个窗口人少,哪个老师办事利索。

排队时,他也不闲着,抓紧时间向新生介绍校园布局:“看,这边是教学楼,那边是实验楼,后面是操场和食堂。宿舍区在那边,等会我带你去。”

缴纳完学费,又到大礼堂领取了物资、宿舍钥匙和饭票……每一个环节,詹晓阳都陪同在侧,或帮忙传递单据,或协助清点物品,或扛起最重的行李包。

他的白衬衫后背,很快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紧贴在皮肤上,但他毫不在意,脸上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微笑。

最考验体力和耐力的,是运送行李到宿舍。

新生宿舍楼没有电梯,沉重的编织袋、行李箱需要一层层扛上去。

詹晓阳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肌肉,毫不犹豫地提起最重的箱子。

“师兄,涯自己来啦!(师兄,我自己来吧!)”新生不好意思地想要接手。

“不用客气!我力气大!你拿轻的!”詹晓阳轻松地笑笑,迈开步子,“噔噔噔”地走在前面。

楼梯狭窄,转弯时他格外小心,避免磕碰。遇到同样搬行李的其他乡县同学,他会侧身让路,点头致意,展现出良好的素养。

将新生送到宿舍,帮他们找到对应的床铺,安顿好行李,詹晓阳还会最后叮嘱几句:“床铺自己整理好,贵重物品随身带。傍晚五点半在楼下集合,涯同清容师姐带大家一起去吃饭。”

他的周到和细心,让离家的新生们感受到了第一缕温暖,也迅速建立了对师兄师姐的信任和依赖。

整个上午,詹晓阳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校门口、教务处、宿舍楼之间高速旋转。

他迎接了一拨又一拨的新生,重复着类似的流程,但对待每一个人,都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和耐心。

他的嗓子因为不断说话而有些沙哑,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打湿,黏在皮肤上,但他眼神明亮,精神亢奋。

看到一个个饶北籍的新生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最终安顿下来,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他感到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的传承,是饶北人团结互助精神的体现。

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报到的新生潮渐渐退去。詹晓阳和其他几位迎新的老乡清点人数,确认所有饶北籍新生均已顺利报到入住。

而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安顿好,就坐车回老家了。

大家相视一笑,虽然疲惫,但心中充满了踏实和欣慰。

詹晓阳知道,他成功地完成了从“被照顾者”到“照顾者”的角色转变,这份迎新经历,将成为他成长路上又一笔宝贵的财富。

前面两届都只有一个男生老乡,96届新生竟然有4位,不错!詹晓阳点点头。

傍晚,詹晓阳和詹清容带着这群略显羞涩的新生,到南春桥下吃了简单的快餐,算是为他们接风洗尘。

饭后,将新生们送回宿舍稍作休息,约定好集合时间,他们俩才各自分开。

詹晓阳没有回108宿舍,而是快步走向他在南春桥头的小屋。

他知道,有个人,在屋里等他。

今天,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农历七月二十五!

詹清容目送他离开,心底那层的柔软仿佛被什么东西敲打了一下,不禁让她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