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完全笼罩了饶北的山村,没有城市霓虹的侵扰,只有纯粹的黑暗与静谧,点缀着零星农舍的灯火,像散落在大地上的星星。
詹晓阳踏着月色,沿着熟悉的村道走回自己家。
推开自家那扇熟悉的院门,橘黄色的灯光从堂屋的窗户透出来,温暖而安宁。
父母和弟弟果然都还没睡,正坐在堂屋的竹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看着那台崭新的、詹晓阳上次带回来的彩色电视机里播放的潮剧。
听到院门响,三人同时转过头。
“回来啦?”母亲率先站起身,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小惠家都安顿好了?她爸妈没多留你坐会儿?”
“嗯,都安排好了。聊了挺久,就回来了。”詹晓阳换上拖鞋,走进堂屋,感受到一种回到真正港湾的松弛。
家的气息——混合着老家具的木香、茶叶的醇香和母亲身上淡淡的皂角味——让他彻底放松下来。
“哥,你吃西瓜不?井里冰着的,可甜了!”弟弟詹晓峰献宝似的指着桌上的搪瓷盆,里面放着切好的红瓤西瓜。
“等会儿吃。我先给小惠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詹晓阳说着,走到放在条案上的老式拨盘电话旁,熟练地拨通了刘小惠家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起,是刘小惠的声音。
“惠儿,我到家了。”
“嗯,到了就好。我也刚洗完澡。”电话那头传来刘小惠轻柔的声音,带着洗漱后的清爽。
“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我就过去。”
“好,你也早点睡。晚安,老伙。”
“晚安,惠儿。”
放下电话,詹晓阳一转身,看到弟弟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手里的那个小巧的索尼cd随身听。
这次回来,他特意把这个宝贝带上了。他笑了笑,拿起随身听和一副耳机,走到弟弟面前。
“给,晓峰,这个送你。”
“真的?哥!太好了!”詹晓峰惊喜地跳起来,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银灰色的、充满科技感的小盒子,爱不释手地摩挲着。
“喏,这样打开,把cd放进去……这里是播放键,暂停键,这个是音量……这个是耳机孔。”詹晓阳耐心地教弟弟怎么使用,“这几盘磁带……不对,这几张光盘,是我平时听的,有流行歌,也有轻音乐,你先听着。以后你喜欢听哪个歌星的,就写信告诉我歌星的名字和专辑名字,哥在潮城买了给你寄回来。”
詹晓峰兴奋地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周华健《朋友》的旋律瞬间涌入耳膜,他脸上露出陶醉和不可思议的表情。这个小小的机器,对他这个乡村少年来说,简直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魔法盒子。
詹晓阳看着弟弟的样子,笑了笑,又特意叮嘱道:“晓峰,这机子虽然小,但可贵重了,差不多能买一台彩电了!你可得爱护好,别磕了碰了,也别让同学乱玩,知道吗?”
“嗯!哥!我知道!我一定保护好!”詹晓峰用力点头,把随身听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父母看着兄弟俩和睦的样子,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
接着,詹晓阳从随身带的背包里,拿出三个早就准备好的、厚厚的信封。他走到父母面前,神情郑重。
“爸,妈,”他把其中一个最厚的信封递给母亲,“妈,这五千块钱,是给家里用的。平时买点好吃的,添置点东西,别太省。”
母亲接过沉甸甸的信封,捏着厚度,手微微颤抖,眼圈瞬间就红了:“孩子……你……你好不容易挣的,家里啥都不缺,你留着自己花……”
“妈,您就收着吧,这是我做儿子应该的。”詹晓阳语气坚决,又把另一个同样厚实的信封递给父亲:“爸,这两千块,您拿着。家里人情往来都需要钱。”
父亲接过信封,这个一向沉默寡言、性格倔强的农村汉子,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地“嗯”了一声,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最后,詹晓阳把第三个稍薄一些、但也装着一千块钱的信封递给弟弟:“晓峰,这钱是给你的。买点学习用品,喜欢的课外书,或者……请要好的同学吃点零食。但是记住,不能乱花,知道吗?”
“知道!谢谢哥!”詹晓峰高兴地接过信封,心里乐开了花。
给完钱,一家四口围坐在茶几旁,吃着冰凉的西瓜,开始闲聊。话题自然围绕着詹晓阳在潮城卫校的学习和生活。
“晓阳,在卫校这半年,学习还跟得上吧?和同学老师处得怎么样?”母亲最关心的永远是儿子的学业和人际关系。
“妈,您放心,学习没问题,都能跟上。同学关系也挺好的,班长、室友对我们都挺照顾。”詹晓阳啃着西瓜,轻松地回答。
父亲抽着烟,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生意上的事呢?没耽误学习吧?”
詹晓阳知道,这才是父母最深层、也最小心翼翼的担忧。他们既为儿子能干感到骄傲,又生怕他因为赚钱而荒废了学业这个“正道”。
他放下西瓜皮,用毛巾擦了擦手和嘴,坐直身体,神情变得认真起来。他知道,有些事,必须跟父母坦诚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哪怕这种“沟通”更多是一种“告知”。
“爸,妈,正好有件事,得跟你们说说。”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父母关切的脸,“主要是三件事。”
父母立刻坐直了身体,神情专注。
“第一件,”詹晓阳语气平静,“是我和小惠……我们俩,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了。”
听到这话,母亲脸上立刻露出“果然如此”的了然笑容,父亲则轻轻“唔”了一声,看不出喜怒。
詹晓阳赶紧补充道:“不过你们放心,我们都有分寸。绝不会做什么出格越界的事情,也绝不会影响学习。就是……互相鼓励,一起努力把书读好。”他知道,在相对保守的农村父母面前,必须表明态度。
母亲点点头,语气带着欣慰:“小惠是个好姑娘,懂事,勤快。你们年轻人互相喜欢,我们当父母的……不反对。但晓阳,你可要记住你说的话,要对人家姑娘负责,更要对自己的前程负责!”
“妈,我记住了。”詹晓阳郑重承诺。
“第二件,”他继续说,语气稍微低沉了些,“是关于小惠家的。他们家的老房子,你们也知道,又旧又潮,住着实在不舒服。我……我想着帮他们把旧房推了,起一栋新的。”
“起新楼?”父母同时惊呼出声,这可不是小事!
“嗯。”詹晓阳点点头,“我算了算,我手头还有一万多块钱,想着先拿出来,给她家凑着用,把基础打起来。后续……再看情况。”
母亲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化作一声轻叹:“唉……你这孩子……心是好的。可那是人家起房子,你一个……同学,出这么多钱,这……这合适吗?她爸妈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