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大了做?”姑父和小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一丝兴奋。
他们预感到詹晓阳会有计划,但没想到他的胃口和格局这么大!
“对!往大了做!”詹晓阳肯定地点头,开始详细阐述他构思已久的、堪称完整的商业蓝图:
“首先,是公司化和正规化运营。”他伸出第一根手指,“回到潮城,第一件事,就是以我们三个为核心股东,正式注册一家商贸公司。 公司名称可以叫‘潮城三兴商贸有限公司’之类的。姑父您经验丰富,担任董事长,负责战略方向和对外关系。小姨您细心能干,精通管理,担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全面运营。我作为股东和特别顾问,会全力协助你们。”
姑父和小姨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注册公司,意味着他们从个体户、家族生意,正式向现代化企业迈出了关键一步。
“公司的第一个核心业务,就是运营‘皮克’品牌。现有的‘双兴’运动鞋店,无论是南郊路老店还是城南新店,规模都太小了,无法支撑‘皮克’全系列产品的展示和销售。 所以,第二步,要么将现有门店扩大一倍,要么,干脆寻找一个面积更大、位置更好的新门面。 新门店要规划成一半区域卖鞋,另一半区域卖‘皮克’的运动服装、背包、配件等全系列产品。 我们要做,就做‘皮克’在潮城的品牌形象店!”
“其次,是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詹晓阳伸出第二根手指,进入了更核心的部分,“公司必须按正规的股份制管理。之前的合作比较随意,现在必须明确股权,签订正式的股东协议。我的设想是,未来的公司,股东就定为我们五人:姑父、小姨、我,以及刘小惠的两位姐姐——大姐和霞姐。”
听到这里,姑父和小姨都露出了些许疑惑的神情。包括刘小惠的姐姐们,这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
詹晓阳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解释道:“之所以包括大姐和霞姐,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感情和道义。 姑父,您还记得我们最开始合作开‘双兴’鞋店的初衷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能给大姐和霞姐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安顿好她们。现在生意要做大了,不能忘了当初一起创业的元老。第二,是现实需要。 大姐和霞姐在店里工作这么久,对业务熟悉,人也可靠。公司正规化后,需要可靠的中层管理干部。我希望小姨您能重点培养她们俩,把她们当作未来的店长、采购主管来培养。 给她们一点股份,既是认可她们过去的贡献,也是将她们的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绑定,激励她们更用心地为公司做事。”
这番解释,合情合理,既重情义,又符合管理逻辑,让姑父和小姨频频点头,心中的疑虑顿消,反而对詹晓阳的仁厚和远见更加赞赏。
“在股份分配上,我的建议是……”詹晓阳继续说道,语气慎重,“姑父占32%,小姨占30%,我占28%。我们三人是创始股东,也是核心管理团队。剩余的10%,大姐占6%,霞姐占4%。 她们两人作为分红股东,不参与公司的核心决策和日常管理,但享有分红权,并且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说到这里,詹晓阳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姑父和小姨,语气更加诚恳:“这样算下来,我们三人的股份加起来是90%,控股权在我们手里。但是,我占28%,再加上两位姐姐的占股,这个比例,我就占了一点点便宜了。所以我决定再追加五万元现金投资,注入公司账户,提高权重。”
“追加五万投资?”姑父和小姨再次感到惊讶。詹晓阳不仅没有在股份上斤斤计较,反而主动加大投入,这份魄力和诚意,让他们动容。
“第三,是职责分工与时间表。”詹晓阳伸出第三根手指,“公司成立后,姑父,您可能要把主要精力从养殖场转移到商贸公司这边来了。养殖场可以完全交给姑姑打理。您需要坐镇公司,把握大局。小姨,您要全面负责起公司的运营,包括人员招聘培训、门店装修、货品采购、市场营销等等,担子会很重。”
他拿出随身带的小本子,看了看上面记录的要点:“时间上,我们要抓紧。 回到潮城,立刻启动公司注册、选址、装修、招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目标是8月中旬,最晚8月下旬,全新的‘皮克’品牌形象店必须正式开业! 要赶在开学季和国庆节前,把声势造起来!”
詹晓阳一气呵成,将自己深思熟虑的完整规划和盘托出。
从公司架构、股权设计、业务规划到人员安排、时间节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考虑周全,完全不像一个十几岁少年能做出的规划,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掌舵人在进行战略部署。
姑父和小姨彻底被震撼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个面容还带着稚气,眼神却无比深邃坚定的少年,心中翻江倒海。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作为长辈,是来指导和帮助孩子的,但现在才发现,在这个领域,詹晓阳展现出的视野、魄力和缜密思维,远远超过了他们。
他们才是需要学习和跟随的学生。
过了好一会儿,姑父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用力拍了一下詹晓阳的肩膀,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赞赏:“好小子!真有你的!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规划……太周全了!姑父服了!没说的,就按你的思路来!我和你小姨,全力配合你!”
小姨也激动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希望的光芒:“晓阳,你这哪是想法,这简直就是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太厉害了!小姨支持你!我们就跟着你干,把‘皮克’做大做强!”
看到姑父和小姨如此信任和支持,詹晓阳心里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了轻松和感激的笑容:“谢谢姑父!谢谢小姨!有你们支持,我就有信心了!”
这时,詹晓阳从随身背着的挎包里,拿出一个棕色的存折,郑重地递给姑父:“姑父,小姨,公司启动需要资金。我人在老家,来回跑银行不方便。这张存折您拿着,回到潮城后,麻烦您帮忙从里面取出五万元,作为我的追加投资款,入到公司账上。密码我写在里面的纸条上了。取完五万,剩下的钱就先放在您那里,以备公司不时之需。”
姑父疑惑地接过存折,打开一看,当看到上面那一长串数字显示的余额时,眼睛瞬间瞪大了,忍不住低呼一声:“晓阳!这……这存折里怎么有这么多钱?!”
詹晓阳笑了笑,平静地说:“大部分是之前卖狮头鹅慢慢攒下来的,还有一些是最近鞋摊和其他的一点收入。”
姑父看着存折,又看看詹晓阳,摇头感叹,对身边的小姨笑道:“他小姨,你看看,你看看这小子!还有什么是他想不到、办不到的?”
小姨也凑过去看了一眼余额,同样惊讶不已,看着詹晓阳,由衷地赞叹道:“少年老成!真是少年老成啊!晓阳,你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三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清晨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詹晓阳最后举起手中以茶代酒的杯子,目光灼灼地看着姑父和小姨,语气充满了激情和信心:“姑父,小姨!那我们就说定了!回去就干!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潮城!我们要齐心协力,把‘皮克’的招牌,插遍整个大潮汕!”
姑父和小姨也被他的激情感染,纷纷举杯,豪气干云地应和道:“好!说定了!干!把‘皮克’布满潮汕!”
清脆的茶杯碰撞声,在清晨的集市一角响起,仿佛吹响了一场商业征程的号角。
这顿推心置腹的早餐,吃了将近一个小时。
三人回到詹晓阳家时,发现刘小惠也来了,是她表哥用摩托车送来的。
她还带来了两大袋口感特别劲道的客家米粉,作为送给姑父和小姨的家乡特产。姑父和小姨连声道谢收下。
又坐了一会儿,喝了几杯茶,姑父和小姨便提出告辞,要赶回潮城,开始着手落实詹晓阳勾勒的宏伟蓝图。
詹晓阳和刘小惠一起,将两人送到了村口的公路边,看着车子远去,直到消失在公路的拐弯处。
“老伙,你们早上聊什么了?聊那么久?”刘小惠好奇地问。
詹晓阳看着她,笑了笑,牵起她的手:“回去再慢慢跟你说。走,先回家,我妈肯定要做午饭了。下午我陪你回你家。”
“嗯!”刘小惠乖巧地点头,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