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学界惊雷(2 / 2)

一场关于等离子体物理前沿的国际研讨会正在举行。来自全球聚变领域的精英汇聚一堂。会议的特邀报告中,有一位正是之前曾在媒体上含蓄批评过“金乌”计划的法国聚变专家,让·皮埃尔·勒布朗教授。

勒布朗教授的报告内容扎实,赢得了阵阵掌声。报告后的自由提问环节,气氛原本十分融洽。直到一位坐在后排、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亚裔学者举起了手。

工作人员将话筒递给他。年轻人站起身,语气平静但清晰:

“勒布朗教授,感谢您的精彩报告。关于您报告中提到的撕裂模不稳定性控制问题,我有一个疑问。根据见鹿科技近期在‘昆仑’平台开源的部分等离子体基础模型框架,结合其公布的AI驱动优化思路进行模拟推演,似乎存在一种通过动态调整极向场电流分布来提前抑制撕裂模种子产生的可能性。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基于数据驱动和实时优化的新方法,与传统基于物理模型反馈控制之间的优劣和互补潜力?”

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了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的问题专业、具体,但核心却直接引用了正被主流学界广泛质疑的“金乌”计划的技术路径,这无异于在保守的学术殿堂里,投下了一颗小型的挑战书。

勒布朗教授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一眼提问的年轻人:“这位……先生,您提到的所谓‘开源模型’和‘AI优化思路’,我本人并未深入研究。但我必须强调,等离子体物理是经过数十年实验验证的严谨科学,其复杂性远非几个算法模型能够轻易捕捉。过于依赖数据驱动,可能会忽略深层次的物理机制,甚至导致不可预测的风险。我认为,脚踏实地,基于第一性原理一步步推进,才是通往聚变能源的正途。”

他的回答,虽然保持了风度,但立场鲜明,依然是对新路径的否定。

年轻人并没有退缩,反而继续追问,引用了几个具体的数学模型和模拟参数,语速平稳,逻辑清晰。他虽然年轻,但展现出的对聚变物理和AI方法的理解深度,让在场的许多资深学者都暗自惊讶。

勒布朗教授的脸色有些难看了,他开始用更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引用来试图压倒对方,场面一时显得有些紧张。

“好了,这个问题可以会后继续探讨。”会议主席适时地介入,打断了这场逐渐升温的交锋。

年轻人微微欠身,平静地坐下了,仿佛刚才那个掀起波澜的人不是他。

会后,许多人围住了这位神秘的年轻学者。他坦然自若地自我介绍,他叫**陆知行**,来自新加坡,目前是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博士后研究员。

“我只是对不同的技术路径保持好奇,”陆知行对围上来的人说道,语气依然平和,“勒布朗教授的观点代表了主流,这没错。但科学史上,很多突破都源于对‘主流’的质疑和补充。见鹿科技的路径或许不完善,但他们开源的部分模型和思路,确实提供了一些新的、有趣的可能性。我认为,完全拒之门外,并非科学精神。”

他的话语通过参会者的社交媒体,迅速传回了国内。

“惊现学术会议硬刚大佬的猛人!”“这个陆知行什么来头?思路清晰,战斗力爆表!”“他说得对啊,科学需要开放心态!”

陆知行的出现和他那番不卑不亢的言论,像一缕清风吹入了略显沉闷的舆论场,让许多支持见鹿科技、渴望技术变革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爱好者感到振奋。虽然这远不足以扭转主流学界的整体看法,但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金乌”计划并非没有知音,在年轻一代的顶尖头脑中,它的种子正在发芽。**

**见鹿总部,林见鹿的办公室。**

沈渊将关于陆知星的报道递给林见鹿。

“陆知行……”林见鹿看着资料上的照片,那是一个眼神清澈、带着书卷气却又透着一股执拗的年轻人,“查一下他的详细背景和研究方向。另外,以我个人的名义,给他发一封邮件,感谢他对‘金乌’技术路径的关注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沈渊点点头:“是个好苗子。勒布朗被他问得有些下不来台。”

“下不来台才好,”林见鹿放下资料,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宁州华灯初上的夜景,“旧的神坛,总是需要有人去撼动。质疑、嘲讽、打压……这些都是变革降临前的必然伴奏。”他的眼神锐利起来,“但我们没时间陪他们慢慢辩论。‘金乌’需要加速。”

他转过身,语气变得凝重:“埃琳娜那边对‘低语’能量特征的分析有进展吗?还有,秦雪提到的格陵兰岛观测站,有更具体的消息没有?”

沈渊的表情也严肃起来:“埃琳娜还在尝试构建更精确的数学映射,她说那种‘简并’非常微妙,像是在不同的物理语言描述同一件事。格陵兰岛那边……秦雪说索恩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她正在尝试通过金融链条反向追踪其他可能关联的项目。”

林见鹿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窗玻璃上划过:“我有种预感,索恩在格陵兰岛做的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实质。我们宣布‘金乌’,恐怕不只是惊动了学界,更可能……刺激到了这位隐藏在幕后的对手。”

就在这时,林见鹿的私人加密通讯器闪烁起来。他看了一眼,是秦雪发来的最新信息,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格陵兰项目内部代号确认——‘芬布尔之冬’(Fibulter)。** 北欧神话中,诸神黄昏前持续三年的极寒冬季。”

林见鹿和沈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芬布尔之冬……”林见鹿低声重复着这个充满不祥意味的名字。

窗外的夜空,星辰隐匿,云层低垂,仿佛正在酝酿着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学界的质疑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拉开血腥而冰冷的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