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涅盘(2 / 2)

更让业界瞩目的是,几家原本与“磐石集团”关系密切的欧洲二线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评估了“灵犀”oS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巨大潜力后,顶着压力,秘密与见鹿科技接触,希望加入其开源生态,成为认证合作伙伴。用其中一位德国企业cEo私下里的话说:“技术是无国界的,我们不能因为政治原因,错过下一个时代的标准。”

**技术领导力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巩固。**

“烛龙”芯片虽然面临生产瓶颈,但其设计理念和通过“昆仑”平台开放的算力服务,已经成为全球AI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许多顶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正是依靠“烛龙”的算力,在药物发现、材料科学、气候模拟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见鹿科技在算力底层架构上的话语权,不降反升。

“溯源”实验室接连在顶级期刊上发表关于衰老机制和干预策略的论文,虽然低调,却在全球生命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确立了见鹿在这一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

而那个由“GhostIntheShell”发现的潜在瑕疵,在经过沈渊团队数月的深度挖掘和重构后,不仅被彻底修复,其发现和解决过程本身,还被写成了一篇深刻的技术论文,发表在权威的计算机安全会议上,成为了系统安全设计的经典案例,进一步提升了见鹿科技在技术上的公信力。

“我们失去的,是那些本就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容易被政治和偏见动摇的市场。”林见鹿在一次内部高管会议上,平静地总结道,“但我们赢得的,是全球开发者社区的真心拥护,是新兴市场国家的深度信任,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以及……一种超越了商业利益的、更加珍贵的——**行业定义权和道义制高点**。”

他环视着在座的核心成员,这些经历了烈火淬炼的伙伴们,眼神都变得更加坚定和深邃。

“破而后立。”林见鹿缓缓说道,“旧的秩序和藩篱已经被打破,新的生态和规则,正在由我们亲手塑造。这条路注定艰难,但每一步,都踩得无比坚实。”

会议结束后,林见鹿独自留在办公室。他打开一个加密的文件夹,里面是沈渊团队“思想审计”的阶段性报告。报告指出,那种诡异的、喜欢预留“哲学后门”的设计风格,在“灵犀”oS的某些早期模块中,确实存在一些极其隐晦的痕迹,但其源头似乎并非来自见鹿内部的工程师,更像是……**在某个不被察觉的环节,被“嫁接”或“污染”进来的**。

就在他凝神思考时,加密通讯器再次响起,是秦雪。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异样,不再是往常的冷静,而是混合着震惊和一丝……兴奋?

“林见鹿,我长话短说。我们通过非常规渠道,拿到了一份‘棱镜’联盟内部绝密会议的片段录音。里面提到了一个词……**‘摇篮’**。”秦雪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他们似乎认为,我们,或者说你林见鹿,以及见鹿科技展现出的某些超越常规的‘技术直觉’和‘破局能力’,可能与你早年的经历,尤其是你母亲那边一些……未被公开的**家族背景**有关。”

林见鹿拿着通讯器的手,骤然握紧。母亲?那个在他记忆中温柔而平凡、早已病逝多年的母亲?

“他们怀疑……你母亲可能并非普通人,甚至可能……与某个早已解散的、代号为‘**摇篮**’的**秘密科研计划**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