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IntheShell”发现的潜在设计瑕疵,如同一根细微却连接着未知深渊的丝线,让沈渊和技术团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警惕。这种隐藏在代码逻辑深处的、“哲学层面”的陷阱,其威胁远超普通的漏洞,因为它可能代表着对手对整个技术体系理解方式的某种“污染”或“预设”。
林见鹿下令成立专项组,由沈渊亲自挂帅,对“灵犀”oS乃至“烛龙”芯片架构的所有历史版本进行彻底的“思想审计”,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类似“思维惯性”的代码。这项工作极其艰巨,如同在浩瀚的星海中寻找特定波长的星光。
然而,外部世界的运转,并不会因为内部的深度自查而暂停。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了数月。
在这几个月里,见鹿科技经历了一场商业上的“寒冬”与战略上的“涅盘”。
**短期市场的失去是冰冷而真实的。**
季度财报显示,见鹿科技的海外营收,尤其是在欧美传统发达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曾经遍布北美和欧洲各大城市的“灵犀智行”体验店,大多已经关闭或转型。G9和S1在这些地区的街头变得罕见,“青鸾”手机更是彻底绝迹。股价虽然在秦雪的努力和开源利好的支撑下止住了暴跌,但依旧在低位徘徊,市值较巅峰时期缩水超过一半。
一些早期看好见鹿科技的西方分析师,此刻也纷纷调低评级,唱衰其“过于激进的战略”和“不确定的盈利前景”。在传统的商业逻辑里,失去如此巨大的成熟市场,几乎是致命的。
公司内部,虽然经过林见鹿的铁腕整顿和“凝心”计划,核心团队保持了稳定,但一些边缘业务部门和中层员工,还是在持续的压力下选择了离开。人力资源部提交的报告里,“人员优化”和“架构调整”成了高频词。
如果只看这些冰冷的数字和表象,见鹿科技似乎正深陷困境,前景黯淡。
然而,在这片看似萧瑟的“废墟”之下,新的生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破土而出。
**长期声誉与技术领导力的赢得,是温热而坚实的。**
“灵犀”oS的开源,如同投下的一颗思想核弹,其冲击波持续发酵。全球开发者社区对见鹿科技的认可和拥护,已经从线上代码贡献,延伸到了线下合作和商业机会。
来自东南亚某国的政府代表团,在仔细评估了开源“灵犀”oS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后,与见鹿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其智慧城市项目中全面采用基于“灵犀”的解决方案。对方负责人握着林见鹿的手,诚恳地说:“我们相信开放和透明的技术。见鹿科技用行动证明了你们的格局,我们愿意与你们共同探索数字时代的未来。”
中东的一家主权财富基金,主动找到周薇,表达了投资见鹿科技在当地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业务的意愿。“我们看重的是你们长期的技术领导力和开放的生态战略,短期的市场波动,在我们看来正是价值的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