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集团,副总经理办公室。
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红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裕年坐在宽大的皮质座椅里,姿态看似放松,实则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
他面前的茶杯里,上等的龙井已经微凉,但他没有碰。
当两位身着便装、眼神锐利的刑警被秘书引进来时,他立刻站起身,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混合着悲痛与疑惑的沉重表情,主动迎了上去。
“两位警官,请坐。”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疲惫,仿佛还沉浸在好友兼合伙人突然离世的震惊与悲伤中。
他示意秘书出去并关好门,营造出私密谈话的空间。
年长的刑警(王队)目光如炬,看似随意地扫过办公室的陈列,最后定格在陈裕年脸上,开门见山:“陈总,节哀。我们过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李振东先生生前的一些情况,希望能对理清事实有所帮助。”
“应该的,应该的,配合警方调查是公民的义务,我也希望能尽快查明振东……唉,到底是怎么回事。”陈裕年叹了口气,重新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摆出坦诚合作的姿态。
“根据我们初步了解,您和李总关系密切,既是公司合伙人,也是多年好友。”王队语气平稳,但问题直指核心,“那么,最近,尤其是昨天,您和他有过什么接触或者联系吗?”
陈裕年的心脏微微一缩,但脸上表情毫无变化,甚至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王警官,不瞒您说,虽然我和振东是老朋友,也是公司创始人,但最近一两年,因为各自分管业务不同,除了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私下里的接触确实不多了。昨天……一整天都没见过面,也没有通过电话。”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关系,又强调了最近的“疏远”,合情合理。
王队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了一笔,然后抬起眼,问题更加具体和尖锐:“那请您详细回忆一下,昨天傍晚下班后,直到今天早上,您的具体行程是怎样的?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在一起?”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陈裕年早已将答案在脑中演练了无数遍。他脸上露出回忆的神情,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语速平稳,细节清晰:
“昨天我大概是晚上七点左右下的班。开车离开公司后,感觉心情有些烦闷,就没直接回家,去了‘蓝调’酒吧,大概坐了有一个多小时,喝了点酒。大概是九点半左右离开的酒吧。然后……我去了一家叫 ‘云顶’的私人会所,见了一个生意上的朋友,聊点事情,后来就在会所休息了,一直到今天早上才离开来公司。”
他刻意将时间点说得模糊但又符合常理(烦闷去喝酒),并且将“私人会所”和“见朋友”抛出,既解释了长时间停留,又暗示有证人,却又不具体说明是哪个朋友,留下了回旋余地。他知道,警方一定会去核实。
王队仔细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陈裕年的眼睛,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慌乱或闪烁。但陈裕年表现得极其镇定,眼神坦然,甚至带着一丝因被询问而应有的细微不悦。
“陈总,我们了解到一个情况,”王队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李振东先生生前,似乎在暗中调查一些事情,具体来说,是怀疑公司内部有人,而此人正是你,可能涉及违规转移资金。您对此是否知情?”
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