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平稳降落在东部沿海的国际空港。
舷窗外是沐浴在阳光中的现代化航站楼。
林云一行五人走下飞机,步履从容地走向接机区。
一辆黑色轿车静静停靠在指定位置。
车身上华东异大的深蓝色校徽格外醒目,彰显着学术的庄重。
司机早已等候在车旁,见到林云等人后礼貌地迎上前来。
车辆缓缓驶出机场,很快汇入高架路上的车流。
窗外风景流转,从机场开阔地带,逐渐过渡到城区的繁华景象。
现代化建筑与城市绿带相互交融。
约一小时后,抵达了位于城市科教区域的华东异大校区。
与华南异大宁静深远的学术氛围不同。
华东异大的校园呈现出一种集约、动态的现代风格。
建筑多是线条利落、玻璃与钢结构结合的现代化楼宇,布局紧凑而实用。
随处可见的不是精美的园林。
而是各种半开放式的团队讨论区、模拟实战环境的多功能训练平台。
以及连接各处的宽阔步道。
仿佛整个校园,就是一个为高效协作而设计的巨大引擎。
汽车在一座充满设计感、名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大楼前停稳。
车门打开,一位早已等候在此的中年男子映入眼帘。
他正是华东异大招生办公室主任,郭畅。
郭主任约莫四十岁上下,穿着合体的 polo 衫和休闲长裤。
打扮比想象中更显年轻与活力。
他身姿挺拔,眼神明亮而敏锐。
嘴角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职业微笑。
整个人透着一股干练、精明且善于沟通的气质。
这很符合华东异大偏重应用与协作的调性。
“李主任,一路辛苦!欢迎来到华东异大!”
郭畅主动上前与李博热情握手,声音爽朗,动作干脆利落。
“郭主任太客气了,还亲自来接。”
李博笑着回应。
寒暄过后,郭畅的目光立刻转向后面的四位学生。
他的视线精准地落在林云和陈曦身上,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一丝显而易见的遗憾。
“林云同学,陈曦同学,又见面了。”
他直接叫出名字,语气熟稔。
“去年全国联赛的精彩表现,可是让我们印象深刻啊,尤其是与我校那场团队作战,堪称教科书级别。”
他这话既是夸赞,也隐约点出了华东异大注重团队的核心价值观。
他的目光又扫过叶长风和叶小寒,同样点头致意。
“叶长风,叶小寒同学,欢迎。你们的资料我也看过,非常期待你们在这里的表现。”
没有过多的客套,郭畅很快进入正题。
他的语速稍快,但清晰有力。
“我们华东异大最大的特色,就是相信‘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从入学第一天起,所有学习和训练都将围绕‘小队’这个核心单元展开。”
他做了一个引导的手势。
一边带着众人走向生活区,一边介绍。
“所以,你们的住宿也会按照标准小队配置安排。四室一厅的套间,客厅就是你们的临时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