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除夕之夜,战斗在漫天飞雪中打响。清军死士冒着炮火突入峪内,直扑文书馆所在的山坡。
保护典籍!李二狗带着伤腿,指挥新兵组成人墙。
战斗异常惨烈。火铳在近距离失去作用,双方展开残酷的白刃战。阿木尔为保护一箱《史记》,身中数刀。临死前,这个蒙古少年用最后的力气说:书...比命重要...
危急关头,乌力罕带着索伦部的援兵赶到。这些擅长山地作战的猎人如同神兵天降,用毒箭和套索大量杀伤清军。
为了大明!乌力罕的呐喊在夜空中回荡。
战至子时,清军终于溃退。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野狐峪的军民在战场上迎来了崇祯十八年。
林川站在文书馆前,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突然下令:把阵亡将士的姓名,都刻在石碑上。
包括清军吗?有人问。
包括所有为守护文明而死的人。
正月初一,野狐峪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阵亡的定北军士兵、儒生、索伦部猎人,甚至包括那些清军死士,都被安葬在一起。石碑上刻着林川亲笔题写的铭文:
华夏文明守护者之墓
教谕在墓前诵读祭文,当读到魂魄一去,千秋永在时,许多人都泣不成声。
便在这悲壮的氛围中,一队来自江南的文人辗转抵达野狐峪。他们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各地残存的明军和义军,正在联合起来。
我们不是孤军奋战,领头的士大夫说,文明的星火,正在各地重燃。
林川望着东方初升的朝阳,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