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破茧(2 / 2)

“成了!真的成了!”狂喜的呐喊瞬间冲破了工棚的寂静,传遍了整个流民屯!张五老泪纵横,抱着那根铳管如同抱着初生的婴儿。雷匠人仰天大笑,笑着笑着却流下了眼泪。陈璇悄悄背过身,用力抹去眼角的湿润。这一刻,所有的汗水、焦灼和失败,都得到了回报。

标准化量产火铳的最大技术障碍,被攻克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前往山西的使团也带回了范商人那边的明确答复。对方愿意提供稳定的硝石硫磺供应,并初步同意,在流民屯建立起小规模的、隐蔽的火药工坊后,可以派遣工匠前来“交流学习”,并协助流民屯打通通往河套地区的贸易路线,用以换取流民屯的粮食和部分“特制”铁器。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也充满风险的提议。它意味着流民屯将正式与关内反清势力深度捆绑,共享部分核心技术与资源。

林川召集所有核心成员,进行了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激烈的辩论。

“此举无异与虎谋皮!晋商狡诈,岂可轻信?若其窥得我火铳之秘,反手卖于东虏或朝廷,我等如何自处?”王老栓忧心忡忡。

“然则,若无稳定之外援,我屯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仅靠自身,如何应对未来之大变?东虏若举国来攻,我等可能独抗?”杨把总力主合作。

吴秀才则从道义角度阐述:“晋地义士,心向大明,与我等目标一致。若能联合,则北地抗清之势可连成一片,于大局有利!”

陈璇出乎意料地也发表了看法:“技术之秘,在于持续改进。我等今日之铳,明日或已落后。关键在于,需确保我屯在合作中,始终能掌握更核心、更前沿之技,方能不失主动。”

林川聆听着所有人的意见,最终做出了决断。

“合作,但需立于我屯自身强大之基。”他目光扫过众人,“接受晋商之议,建立火药工坊,交换物资。但我屯火铳之核心铸造技艺,暂不外传。我可提供部分成品火铳,换取其更多资源倾斜。同时,我屯需借此机会,全力发展自身矿脉、冶炼与工匠培养,绝不能将命脉操于他人之手!”

“此外,”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通知陆夜不收,挑选最可靠之人,设法渗透进入晋商网络,乃至……关外。我们需要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不能只听他们想让我们知道的。”

决断已下,流民屯这艘航船,正式调整了航向,驶向了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暗流汹涌的水域。

技术破茧,战略落子。

当第一缕春风终于吹散些许寒意时,流民屯的工坊里,响起了更加密集、也更加富有节奏的锻打声。那不仅仅是打造兵器,更是在锻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