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破茧(1 / 2)

腊月将至,严寒封锁了大地,但流民屯工坊区的热度却丝毫未减。铸造工棚里,气氛凝重得如同外面的天气。又一炉铁水被小心翼翼地浇注入精心制作的泥范中,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决定命运的冷却时刻。

陈璇紧握着记录参数的炭笔,指尖因用力而发白。顾博士则不停调整着测量炉温的简易陶管,眉头紧锁。张五和雷匠人站在最前方,如同等待审判的囚徒。这已经是他们调整了第七次泥范配方和冷却流程后的尝试。失败,已经耗尽了库存近半的铁料,也几乎耗尽了所有人的耐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工棚里只有鼓风水车单调的哐当声和炉火不甘的噼啪声。

突然,一声极其细微、却清晰可闻的“咔”声,从尚未完全冷却的铸范中传来!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又是开裂?!

张五脸色一灰,几乎要瘫坐在地。

“等等!”陈璇却猛地上前一步,阻止了想要上前查看的雷匠人。她侧耳倾听着,那“咔咔”声并未连续,反而逐渐停息了。

“是正常冷缩!不是崩裂!”她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惊喜,“温度!是冷却的温度梯度!我们之前让它凉得太快了!”

她迅速翻看之前的记录,对比成功的那一次和多次失败的参数,眼睛越来越亮:“成功了那次,我们是放在余温未散的窑口旁缓慢冷却的!后面几次,我们都太心急了,放在通风处自然冷却,内外温差过大,所以才……”

一语点醒梦中人!

雷匠人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把这茬忘了!老辈铸剑,讲究的就是个‘退火’功夫!快!把范模移到那边窑口去!用干草和灰烬盖上,让它慢慢凉!”

希望重新燃起。众人手忙脚乱却又小心翼翼地将那套承载着希望的铸范转移到尚有余温的废弃陶窑旁,用厚厚的草木灰将其掩埋,只留出气孔。

接下来的两天,是整个流民屯最漫长的等待。几乎所有人都心系着那堆不起眼的灰烬。林川每日都要来查看数次,连一向沉静的顾博士也显得有些焦躁。

第三天清晨,当雷匠人和张五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扒开灰烬,撬开泥范时,一抹暗青色的、完整无缺的金属光泽,在晨曦中映入眼帘!

成功了!

一根内壁相对光滑、管壁厚度均匀、没有明显砂眼和裂痕的铳管,静静地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