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纳降与固防(1 / 2)

洛阳行宫的大殿内,虽经粗略打扫,仍掩不住梁柱上的刀斧痕迹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此刻,这里进行的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关乎生死存亡的议政。

陈衍端坐于临时搬来的胡床之上,面色沉静,目光扫过下方分列两侧的文武重臣。王镇恶、独孤信、崔浩以及各部主要官员皆在,人人脸上带着疲惫,更带着大战之后亟待处理的千头万绪。

首要议题,便是那多达四万余人的北魏降卒。如何处置,关乎洛阳稳定,更关乎北秦未来的战略。

“陛下!”一员性情刚猛的武将率先出列,声如洪钟,“这些魏虏,顽固不化,伤我将士无数!如今沦为阶下囚,正当尽数坑杀,以祭我军英灵,亦可绝后患!”此言一出,立刻引来几名将领的附和,殿内弥漫起一股肃杀之气。

“不可!”文官队列中,一位年迈的谋臣立刻反驳,须发皆颤,“杀降不祥,且易失天下人心!洛阳初定,四方瞩目,若行此酷烈之事,恐令北方未附之州郡军民拼死抵抗,于陛下仁德之名有损!不如尽数释放,显我天朝胸怀。”

“释放?”另一名务实派的官员摇头,“数万青壮,释放而去,不过是让他们重回北魏,他日又成我军阵前之敌!岂非纵虎归山?且如今洛阳粮草虽丰,亦无力白白养活数万张口!”

殿内争论顿起,杀、放、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陈衍静静听着,直至争论稍歇,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住了所有嘈杂:“坑杀,失仁失义,非王道所为。释放,资敌劳民,非智者所取。”

他目光锐利,看向负责军纪与情报的将领:“降卒之中,各级军官、拓跋宗室、死忠之士,可能甄别?”

“回陛下,正在加紧甄别,已有初步名录。”

“好。”陈衍下令,“所有军官、宗室、顽固者,另行严加看管,日后或可换俘,或另作他用。其余普通士卒,逐一登记造册,十人一联,互相担保。”

他略一沉吟,继续道:“将其分为三部。其一,择其精壮老实者,打散编制,充入辅兵营,负责运输、筑营等杂役,严加看管,以观后效。其二,剩余大部,即刻投入洛阳城防修复及各官署营房重建之役,以工代赈,每日供给口粮,表现优异者,日后可酌减役期或赐田安置。其三,老弱伤病者,医治后,待局势稳定,分批释放,让其归乡传播朕之仁政,亦可动摇北魏人心。”

此令一下,既展现了怀柔,又利用了人力,更隐含分化瓦解之策,可谓面面俱到。众臣闻言,稍加思索,便纷纷躬身:“陛下圣明!”

命令迅速被传达至城外的战俘营。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北魏降卒得知性命得保,且只需劳作便可换得食物,骚动的人心渐渐平复下来,在北秦军士的监督下,开始被编队,准备投入巨大的工程之中。

几乎同时,工械营大匠被召入殿内,呈上了详细的城防损毁图谱。

“陛下,”老匠师指着图谱,面色凝重,“此次攻城,尤其是东南角‘火药惊雷’之处,墙体崩塌十余丈,基座亦受震动,修复极难。其余各段城墙皆有不同程度损毁,垛口、箭楼、马面毁坏无数。四门瓮城均有损伤,千斤闸机括部分损坏。护城壕多处被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