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陈衍的木杆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从长安西北出发,绕过漫长的黄河防线,指向北魏的后方——漠南,最终点在那代表北魏旧都平城的标识上。
“而西路,朕要下一着险棋,也是一着奇棋!”陈衍的目光扫过众人,“派一支精锐偏师,出河西,联合漠北与拓跋焘有宿怨的高车等部,绕道千里,奔袭平城!”
此言一出,连崔浩都微微动容。王镇恶更是瞪大了眼睛:“陛下,此路孤军深入,风险极大!若……”
“若成功,则奇效无穷!”陈衍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平城乃拓跋氏起家之地,象征意义巨大。即便无法攻克,兵临城下,亦足以让平城震动,让拓跋焘心惊胆寒!他必不敢无视祖地之危,定然要分兵回援!如此,则其中路、东路兵力必被削弱,其整体部署将被彻底打乱!此路,不求破城,但求‘搅局’!谁愿往?”
殿内沉默片刻,一道年轻却坚定的声音响起:“末将愿往!”
众人看去,是此次随驾参与机要的新生代将领代表,独孤信的副将,骁勇善谋的李渊。
陈衍凝视他片刻,重重点头:“好!李渊,朕予你精骑一万五千,再予你联络漠北部族、便宜行事之权。记住,你的任务是快、是狠、是出其不意!一击即走,如跗骨之蛆,让其不得安宁!”
“末将遵旨!必不辱命!”李渊激动地抱拳领命。
陈衍退回沙盘中央,目光如炬,扫过三位核心重臣:“三路战略,已然明晰。中路,为主攻,决胜负;东路,为牵制,分敌势;西路,为奇兵,乱敌心。三路需紧密协同,如臂使指。”
他看向崔浩和中书省官员:“即刻拟定详细军令:各路军兵力配置、粮草分配、出击时间、联络方式、遇突发情况之预案,务必详尽,分发各军主将。”
他看向王镇恶和独孤信:“回去后,依此方略,细化进军路线、渡河方案、战术目标。与中路保持密切联系。”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重而充满力量:“此战,关乎国运,非生即死!望诸公摒弃杂念,同心戮力!中路若破洛阳,东路当趁势加压;西路若造成混乱,中、东路当立刻抓住战机,扩大战果!若一路遇险,另两路需根据全局,果断支援或策应!”
“朕,将与中路将士同行,共击强虏!”
“诺!”三人轰然应诺,声震屋瓦,眼中皆燃烧着昂扬的战意与坚定的决心。
巨大的战略棋局,已然在这间密室之中布定。三条箭头,如同三把出鞘的利剑,直指北魏的心脏、臂膀和后背。战争的走向,在此一刻,被赋予了清晰的轨迹。接下来,便是看执棋之手,如何在这波澜壮阔的棋盘上,落下那决定性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