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豺狼在侧(2 / 2)

“使者明鉴,我北秦地小民贫,新立未稳,实乃自保而已,岂敢与天夏为敌?”

“所谓王号,不过是为凝聚人心,虚名耳,做不得数。”

“贡赋?唉,府库空虚,百姓饥馑,本王尚且每日食粥,实在拿不出像样之物啊…”

他一边哭穷,一边却又让使者“顺便”参观了正在热火朝天进行军事操练的府兵营地,以及那叮当作响、炉火不熄的工坊区——虽然简陋,却透着一股顽强的生机。

使者表面不屑,眼中却闪过惊疑不定。

最后,陈衍“勉强”凑出一些皮货、少许药材作为“礼物”,恭送使者离去,并言辞恳切地表示“愿与夏主永结盟好,共抗北魏”,实则全是空话套话。

“王爷,为何对那豺狼如此客气?”使者走后,老魏闷声道。

“我们在需要时间。”陈衍目光冰冷,“秋粮未收,府兵未练成,军械不足,城墙未固。此刻与赫连勃勃全面开战,正中其下怀。虚与委蛇,示敌以弱,又能稍窥其意图,为我们争取哪怕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都至关重要。”

此后一段时间,边境进入了一种紧张而诡异的平静期。小规模的摩擦和相互报复依然时有发生,但双方都克制着没有升级为大战。

赫连勃勃似乎也在观察和犹豫。北秦表现出的强硬反击和低调姿态让他有些摸不清底细。他的主要精力仍在东面的北魏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愿意在一个看似贫弱却可能崩掉他几颗牙的小势力身上消耗太多力量。

陈衍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疯狂地催促进度:督促秋收,加固城防,训练府兵,扩大工坊生产。他派出的细作也不断尝试渗入夏国,搜集情报。

慕容月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对胡人习性的了解,几次识破了夏国细作的渗透,甚至反向传递了一些虚假信息。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脆弱的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

赫连勃勃就像一条盘踞在北方的毒蛇,暂时缩回了信子,但冰冷的竖瞳始终盯着安定方向,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北秦上下,在陈衍的带领下,一面抓紧每一刻喘息之机壮大自己,一面紧绷着神经,准备迎接豺狼下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扑击。

朝堂上,陈衍对徐祚和众将道:“赫连勃勃给的每一刻安宁,都是我们用血和谋略换来的。不要浪费豺狼的犹豫,把它变成我们活下去的资本!”

安定城外,操练的号子声更加响亮,工坊的炉火日夜不息。与狼共舞,需有猎狼的力气,更需有狐的智慧。北秦的生存之道,正在这刀尖上的舞蹈中,艰难地塑造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