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突围与断后(1 / 2)

最后的时刻,终于还是到来了。

长安的城墙尚未被外力攻破,但内部早已被饥饿、瘟疫和绝望彻底蛀空。每日死亡的人数已无法统计,街道上横七竖八躺着的,不知是饿殍还是倒毙的叛军。能战斗的士兵不足五千,且大多虚弱不堪,弓无箭,刃卷口,甲胄破败。王镇恶、沈田子之间虽仍存芥蒂,但此刻也明白,再守下去,唯有全军覆没,玉石俱焚。

一场决定命运的军事会议在弥漫着腐臭气息的都督府内召开。烛光摇曳,映照着几张形销骨立、却异常凝重的面孔。

“必须突围!”沈田子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趁现在还有点力气,再拖下去,想跑都跑不了!”

王镇恶没有反驳,他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守是守不住了。唯有突围,或有一线生机。目标,东南武关道,设法进入荆州地界,或许能得接应。”

王修老泪纵横,看着一旁懵懂惊恐的刘义真:“只是…只是这满城百姓…”

“顾不上了!”沈田子粗暴地打断,“能带走多少是多少!各安天命吧!”

最终方案迅速敲定:集中所有还能动弹的兵力,护送刘义真、王修等核心文官及部分眷属,趁夜分批突围。目标是分散敌军注意力,提高成功率。

然而,一个最残酷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谁来做那个吸引敌军主力、注定九死一生的断后之人?

殿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断后,意味着几乎必死。每个人都清楚这一点。

就在这时,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

“我来断后。”

众人愕然望去,说话的是陈衍。他站在阴影里,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

“陈先生,你…”王镇恶一怔,下意识地想反对。陈衍是匠作官,并非冲锋陷阵的武将。

陈衍走上前,目光扫过众人:“正因为我是匠作官,我才最适合断后。”

他的理由冷静得近乎残酷:

“第一,我熟悉城内所有守城器械,即便残破,我也能最大程度利用它们,拖延最长时间。”

“第二,匠作营还有一批愿意誓死跟随我的工匠,他们不善野战,但操作器械、固守据点尚可一搏。让他们跟着突围,反而是拖累。”

“第三,”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我新婚妻子是胡人面貌,突围途中恐生误会,不如留下与我一起。”

最后一点,他未曾说出口的是:他对那个远在建康的“宋高祖”已彻底失望,突围出去,又能如何?不过是换一个地方,继续面对政治的倾轧和背叛。不如就在此地,为自己坚信的东西,战至最后一刻。

慕容月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处,听到他的话,没有惊讶,没有反对,只是默默地、坚定地向前一步,与他并肩而立,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选择。烽火台下的誓言,言犹在耳。

王镇恶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作一声长叹,重重拍了拍陈衍的肩膀:“保重!”他知道,这是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沈田子看着陈衍,眼神复杂,第一次没有了平日的倨傲,抱拳道:“陈先生…义士!若沈某能活着出去,必奏明陛下…你的功绩!”

朱超石虎目含泪,单膝跪地:“陈先生!朱某…欠你一条命!来世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