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穆陵关南麓,突然出现一支“庞大”的北府军。旌旗招展,烟尘滚滚,似乎有数万之众。士兵们伐木造梯,填平壕沟,摆出全力攻城的架势。“刘”字大旗甚至出现在阵前。关上的燕军守将顿时紧张起来,号角连连,所有守军都被吸引到正面,紧张地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猛攻。
然而,这支“大军”却是檀韶率领的疑兵,其中大量是民夫高举旗帜来回奔跑制造烟尘,真正战兵不足五千。他们奉命,只造势,不真攻。
与此同时,刘裕亲率北府军最精锐的三万步骑,弃绝了大部分辎重,甚至连许多帐篷和炊具都留下,每人只携带十日干粮、武器甲胄以及陈衍紧急赶制的一批飞爪、绳索,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沂水峡谷的崇山峻岭之中。
小道艰险,名不虚传。很多时候根本无路可走,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攀爬,在及腰深的冰冷溪水中跋涉。骡马难以通行,许多重型器械,包括几辆珍贵的“蹶张弩炮车”,不得不暂时遗弃。士兵们互相扶持,用刀剑凿出踏脚处,以绳索串联通过险段。陈衍也与众军同行,他的技术知识在如何利用工具通过天险上发挥了作用。
过程极其艰苦,不时有人失足坠崖,或被落石所伤。但北府军严格的纪律和高昂的士气支撑着他们。刘裕、陈衍等将领皆下马步行,与士卒同甘共苦,极大地鼓舞了军心。
四天三夜!仅仅用了四天三夜!北府军主力如同从地底钻出一般,突然出现在大岘山北麓的平原上!虽然人人疲惫不堪,军容不整,但主力犹在,锐气未失!
消息传到穆陵关,守军将领目瞪口呆,难以置信!晋军主力怎么会从背后出来了?那关前日夜鼓噪的大军又是怎么回事?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们——后路被断,天险已失!守军士气崩溃,几乎未作抵抗,便纷纷弃关而逃。
消息以更快的速度传向广固。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平原与“疲惫不堪、攻坚受损”的北府军决战的慕容超,接到战报时,惊得直接从胡床上跳了起来,脸色煞白:
“什么?!刘裕已过岘山?这……这怎么可能?!难道晋军能飞不成?!”
他原本的作战计划瞬间成了笑话,巨大的恐惧和难以置信笼罩了他和他的朝廷。
刘裕站在北麓山坡上,回望身后那云雾缭绕、犹如巨兽脊背的大岘山,再看看眼前一马平川、直通广固的富庶平原,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他拍了拍身边同样疲惫却眼神明亮的陈衍的肩膀:
“阿衍,此计成矣!慕容超的空城,我等已安然度过。接下来,该让他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兵临城下了!”
北府主力未损一兵一卒便奇迹般越过天险,兵锋直指广固。南燕举国震动,恐慌开始蔓延。刘裕的冒险与陈衍的奇谋,再次奏效,北伐之路,豁然开朗。